有房貸的朋友,不知道最近有沒有關注過一個事情,在前兩年的時候,我們想要提前還貸的話,還需要提前預約,甚至有的要排半年以上,才能約上,但是你再看看現在,政策完全變了,如果提前還貸的話,流程更簡單,也沒有誰阻攔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一直記得前兩年的時候,想要提前還10萬房貸,然后就打電話給銀行,他們說要提前預約,而且還只能走線下渠道,到了銀行還有各種排隊,甚至每年還有額度以及次數的一個限制,最終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才還進去,而且最坑的是,還進去之后,想要更改變還款方式,還要再去跑一趟,把人折騰的不行。
但是就在昨天,我打開了手機銀行APP,突然發現在手機上就可以直接申請了,問了一下朋友,他說他的房貸,也是可以在手機銀行里面還了,非常的簡單,看來大部分銀行,已經完全支持線上還款了。
曾幾何時,銀行對提前還款筑起了層層壁壘。多家銀行設置了嚴格的“三限政策”:限次數(每年1-2次)、限金額(單筆不超過20萬元)、限時間(僅3月、9月開放)。
更令人頭疼的是操作障礙。線上通道被關閉,客戶被迫轉向線下辦理,而線下預約排隊時間長達1.5-2個月,審核周期更是被有意延長至1-2個月。
某股份制銀行信貸部門負責人曾直言不諱:“銀行放貸有固定成本,包括人力、風險管理等。提前還款會打亂銀行資產負債匹配,尤其在貸款前期,銀行收益還未覆蓋成本時,提前還款會帶來損失。”
經濟利益是銀行設障的核心驅動力。以5.5%利率的100萬元貸款為例,提前還款可能導致銀行損失超過50萬元的利息收入。當大量資金提前回籠,銀行在利率下行周期(當前房貸利率僅3%-4%)面臨再投資收益低于原貸款收益率的窘境,形成利差損失。
銀行為啥突然不阻止提前還貸了?有3個重要原因
第一個:資金流向逆轉倒逼政策松綁
截至2024年末,工、農、建、中四大行個人房貸余額同比合計減少超6000億元。建行副行長紀志宏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2024年四季度建行住房貸款的提前回收環比下降6.6%,今年一季度環比繼續下降。”這種趨勢讓銀行意識到,堵不如疏。
第二個:監管新規的出臺為轉變鋪平道路
2025年3月,金融監管部門發布《關于規范個人住房貸款提前還款管理的通知》,明確銀行可根據風險管理需要對提前還款時間進行合理安排。這為銀行調整策略提供了政策依據。
第三個:銀行內部考核指標優化
房貸余額持續萎縮沖擊銀行的資產規模考核指標。某銀行業內人士坦言:“客戶每提前還100萬,銀行就損失未來數年的利息收入,這比新增貸款斷崖更致命。”面對現實,銀行開始尋求更靈活的應對方式。
2025年提前還款人群中,35-45歲年齡段占比最高,達42%。這類客戶普遍收入穩定、信用良好,是銀行零售業務的核心客群。某銀行零售業務負責人透露:“與其用霸王條款得罪優質客戶,不如優化服務維持長期關系。這些客戶還清房貸后,往往是財富管理業務的潛在對象。”
而且2024年大中型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普遍攀升,工行、建行、農行分別上升0.29、0.21、0.18個百分點。通過支持部分提前還款(占還款總量的65%),銀行既能降低單戶風險敞口,又能保留基礎客戶關系。
此外,銀行發現,每處理一筆提前還款需花費300-500元操作成本,而限制措施引發的投訴量激增。銀行業協會調查顯示,對提前還款政策的不滿已占客戶投訴總量的17%,較去年上升8個百分點。權衡之下,銀行選擇通過流程優化降低成本。
2025年數據顯示,部分提前還款已占還款總量的65%。這種方式既能減輕負債壓力,又能避免一次性大額資金需求,受到客戶歡迎。銀行也樂于接受,因為能維持基礎客戶關系。隨著全國多地存量房貸利率降至3.3%左右,與首套房貸利率基本持平,提前還款的浪潮可能漸趨平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