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父母后半輩子可怎么活?
多名學生離奇失聯!
這個暑假,最擔心的“孩子被騙到電詐園區”還是發生了......
2025年6月27日,湖北黃岡三名高中生,失聯。
2025年7月4日下午,陜西漢中一名高中生,在云南邊境失去消息。
如果,我們有關注新聞報道,就會知道,失聯的孩子,還有很多。
不難看出,從事電詐的犯罪分子之所以把目標對象鎖定為這些孩子,就是覺得,他們“涉世未深”好騙,而且又年輕。
這些年,防詐騙的宣傳力度,也不小。
為什么還是有這么多孩子被騙呢?這些孩子都是怎樣被騙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被騙過程。
在希望他們早日回家的同時,也是對其他父母和孩子的一種警示。
打暑假工、暑期游玩,是孩子們被騙的主要誘因
2025年6月24日,湖北黃岡的三名高中生,乘坐飛機抵達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他們不是來玩的,而是為了完成一項,網絡上認識的大哥,交代的送犀牛角的任務。
網絡大哥承諾給予高額獎勵。
三個孩子原本跟父母說好的,三天后就能回家,結果在6月27日,就失聯了。
隨后,孩子的父母報警。
根據警方通報的情況來看,三個孩子,在6月27日,發送的位置,就已經顯示在境外了。
就在這三個孩子失聯的第二天,陜西漢中的一名高中生彭宇軒,也踏上了一條失聯的路。
2025年6月28日,彭宇軒懷揣800塊錢,從漢中乘火車到西安,說是找朋友玩兩天,散散心。
早先,彭宇軒以復讀生的身份,參加高考,但是高考成績并不理想,所以心情不好。
本來說好的玩兩天,結果變成了四天。
本來說好的散心,結果變成了找兼職。
彭宇軒之前有過做兼職的經歷,所以父母也并沒有過多擔心。
然而,到了7月4日下午,彭宇軒在給女友發了一條消息“我在緬甸”后,就在云南邊境失聯了。
7月5日,彭宇軒的媽媽楊女士,向陜西漢中及云南普洱兩地警方報警。
云南警方告知楊女士,他們能查到的彭宇軒的最后行動軌跡是從西安飛到昆明。
楊女士給勐啊口岸(中緬邊境的重要通關通道)的警方打去電話,對方也并沒有查到彭宇軒的相關蹤跡。
彭宇軒失聯后,他的媽媽楊女士曾接到過自稱跟緬甸軍方有關系的人的電話,他們說可以幫忙把彭宇軒救出來,但是需要支付20萬的費用。
楊女士一家本就是普通的農村家庭,先不說能不能湊齊這20萬,就算湊齊了,又真能保證對方會放了自己兒子嗎?
發生這種事,對楊女士一家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眼下,她能做的就是等待警方的消息。
孩子容易被騙的原因
十八九歲的孩子,正值血氣方剛的年齡,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心,想要通過打暑假工、外出游玩的方式,去豐富自己的閱歷。
但是,他們在辨別是非這方面,還很稚嫩,很容易相信別人,分不清接近他們的人到底是何目的,意識不斷自己正身處險境。
也就很容易掉進不法分子精心為他們設計的陷阱里了。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年的防詐騙宣傳力度這么大,他們還是會被騙,真是讓人覺得很可惜。”
每年暑假,禁止下河游泳的宣傳力度也不小,可為何還是有人不聽勸,還是要去河里游泳,還是會出現溺水的事件呢?
人都有一種僥幸心理,事情不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會覺得事情有多嚴重。
那該怎么辦?勸又勸不聽!
除了繼續勸之外,如果能盡早讓孩子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就能降低孩子身處險境的概率。
很多人誤解了“人生的容錯率其實很高”這句話
先前網絡上流行這樣一句話:“人生的容錯率其實很高”。
很多人誤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這句話的主要功效是鼓勵,我們在遭遇挫折時,要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主要起到一個心理安撫作用。
事實上,人生的容錯率高還是不高,是要分事情的。
比如:高考失敗、大學失戀、中年失業,這些事,容錯率是高。
我們不會因為這些事,就爬不起來。
但是,有些事,壓根就沒有容錯的機會。
像這種孩子被騙去電詐園區的事件,能給這些孩子和家庭多少容錯的機會呢?
有部分幸運的孩子能夠被解救回來。
那些沒有被解救回來的孩子,會面臨什么下場?
被迫去做電詐,做不出業績,被關小黑屋,用電棍打。
打殘了,不給醫治,身體越來越不行,到最后落得個拋尸野外的下場。
所以,作為父母要告訴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盡早明白,很多事情,其實是沒有容錯率的。
人生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The End - 作者-而這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