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26日電(呂路萍)7月25日,“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影視劇《我的阿勒泰》的取景地“彩虹布拉克”——哈巴河縣齊巴爾鎮吉林新村,循著劇中的真實場景,采訪團在特色民居與非遺間探尋,深切感受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深厚底蘊。
彩虹布拉克的氈房外有非遺沃爾鐵克的技藝表演,采訪團被“會跳舞的小山羊”所吸引。非遺沃爾鐵克代表性傳承人賽里克·合德爾毛拉介紹到,“沃爾鐵克”在哈薩克語中是“領頭羊”的意思,哈薩克族在與自然交往的過程中度過游牧時代,“沃爾鐵克”不僅是小孩子解悶的兒時玩具,也是代代相傳的精神文明。伴隨著冬不拉的彈奏,撥弦的手牽動連著“小山羊”的線,控制著它的跳躍姿勢,模仿巖羊在懸崖峭壁上行走奔跑。
悠揚的音樂傳入耳中,采訪團一行人在彩虹布拉克的“巴太樹”下,共同聆聽影視劇《我的阿勒泰》插曲《月光》的創作者葉爾波力·阿合買提汗的彈唱。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源于阿勒泰的美景,后結合影視劇的需要,將原先的《日出》改編為《月光》。他說,我們的歌曲是在美麗的大自然中創作的,是大自然照亮了我們的心靈。
當地還在彩虹布拉克設置了專門的馬術表演,采訪團在此看到“姑娘追”“叼羊比賽”等富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活動。據了解,彩虹布拉克景區以影視劇《我的阿勒泰》為原型,進一步深挖文旅資源,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不僅真實還原影視劇的場景,設置了同款打卡地,還配套完整的商業服務中心,提供餐飲、非遺體驗、演藝場所等服務。此外,哈巴河縣將聯動周邊景區,推動全域旅游的文旅發展,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阿勒泰的風土人情,走進“詩與遠方”的治愈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