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高溫炙烤著駐馬店泌陽縣楊家集鎮的土地,火壁山下卻涌動著比烈日更熾熱的力量。十里八鄉的村民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簡單的帳篷在山邊連成一片,臨時支起的爐灶升起裊裊炊煙,男女老少頂著酷暑并肩而坐——他們不是來趕一場熱鬧的集會,而是用最樸素的方式守護腳下的土地,抵制在村里修建火葬場的計劃。
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腳下的泥土有著刻入骨髓的眷戀。在他們心中,土地不僅是生息的根基,更承載著“入土為安”的千年傳統。土葬習俗里,藏著對先人的敬畏,對生命循環的理解,是一輩輩傳下來的精神坐標。當修建火葬場的消息傳來,許多人覺得這不僅是對家園安寧的驚擾,更是對傳統觀念的挑戰。在他們看來,這樣的項目若強行落地,掙的是“死人錢”,傷的是活著的人的心。
于是,便有了火壁山下這動人的一幕。白發蒼蒼的老人搬來小馬扎,守在路口一遍遍講述著祖輩與山的故事;中年漢子們輪班巡邏,仔細查看每一處可能動工的痕跡;婦女們提著水壺穿梭在人群中,給大家遞上解暑的涼茶;連孩子們也似懂非懂地守在大人身邊,學著用沉默表達堅守。高溫曬黑了他們的皮膚,汗水浸透了衣衫,但沒有人輕易離開。帳篷漏陽光了,就一起動手修補;食物不夠了,各家從家里帶來米面油鹽湊在一起做飯。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精密組織,卻憑著一股“守護家園”的信念,擰成了一股堅不可摧的繩。
這份團結,藏在遞水時的一句“歇會兒,換我來”里,藏在商議對策時此起彼伏的“聽大伙的”里,更藏在夜深人靜時,帳篷里傳來的此起彼伏的鼾聲——那是累極了的安穩,因為知道身邊有無數雙眼睛一起守著。他們或許不懂復雜的政策條文,卻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山清水秀的家園不被驚擾,要世代相傳的習俗得到尊重,要這片土地依然是記憶中那個能安放先人與鄉愁的地方。
這場堅守,無關對抗,更像是一場深情的告白。火壁山沉默地矗立著,見證著村民們對家園最質樸的愛。他們用行動訴說著:土地與傳統,是刻在血脈里的根,守得住它們,才守得住心里的安穩。無論最終結果如何,火壁山下這盛夏里的守望,早已成為一段關于團結、關于家園的鮮活注腳,在時光里閃著溫暖的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