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人匯客廳》
——新媒體融合投資發(fā)展服務平臺——
為中國現(xiàn)代化人才賦能|為中國企業(yè)品牌發(fā)展賦能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有人評價釋永信他還是沒參透佛法。這句來自《金剛經》的偈語如禪杖擊石,在少林寺的商業(yè)浪潮中濺起千年回響,也讓我們追問關于“相”與“空”的佛門天問。
據(jù)公開信息顯示,釋永信,俗名劉應成,1965年出生于安徽阜陽。1981年,16歲的他來到少林寺,拜行正長老為師,法名永信。
過去多年,中國最具知名度,也最引發(fā)爭議的僧人——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看起來這次是真的栽了。
媒體檢索發(fā)現(xiàn),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個人賬號定格在2025年7月24日清晨6點58分。
這位日均發(fā)文1.5條、擁有87萬粉絲的“網紅方丈”再次陷入輿論漩渦——多個交叉信源證實,釋永信已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
據(jù)鳳凰周刊報道,記者撥打了少林寺客堂電話進行求證,但對方始終處于關機狀態(tài)。記者隨后聯(lián)系到少林寺內三位法師,求證分別被告知“等官方消息”、“不清楚”,以及被掛斷電話。
7月27日凌晨2點,資深媒體人杜恩湖通過社交軟件與傅華陽取得了聯(lián)系,并進行了獨家專訪。杜恩湖透露,知名影視劇導演傅華陽是釋永信的得意門生。
傅華陽在影視界聲名顯赫,他不僅是電影《新少林寺》的制片人,還曾擔任少林寺文化傳播中心的總經理。作為釋永信方丈的弟子,二人情誼深厚,宛如父子。傅華陽與釋永信有著長達二十年的緊密合作,對釋永信的了解也頗為深入。
杜恩湖向傅華陽求證:“有消息稱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有關部門帶走,這是真的嗎?”
傅華陽回應道:“7月25日,我專程從上海趕到少林寺看望師父。可是,我在他的住處和辦公室都找遍了,也沒見到師父的蹤影。至于師父到底去了哪里,是否真的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是誰帶走的,又是因為什么事,我現(xiàn)在一無所知。目前,我正在四處尋找?guī)煾福两袢晕凑业健H绻麕煾刚娴某隽耸裁词拢蚁嘈欧蓵o出公正的裁決。”
今年60歲的釋永信多年來一直具有的高知名度,不是在于他的佛法有多么高深,而是在于他以和尚身份做生意,成為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富和尚。
千年佛教針對和尚的核心戒律是需要“離貪欲與清凈修行”。和尚的根本行為規(guī)范是“不持金錢”。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僧人遠離對財富的貪欲和積累,避免因經濟利益產生紛爭、執(zhí)著,從而專注于自身的修行和解脫。
傳統(tǒng)和尚維持日常生活需要依靠信眾的“四事供養(yǎng)”(飲食、衣服、臥具、醫(yī)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維持基本生活需求,而絕不是像釋永信這樣率領少林寺和尚不斷賺更多的錢。
這么多年,在“花心和尚”釋永信的引領下,千年古寺少林寺已經將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商業(yè)“帝國”。
或許在他早期入寺時就可初見端倪,在少林寺的早期歲月里,他便展現(xiàn)出與傳統(tǒng)僧人不同的視野——當多數(shù)寺廟還沉浸在晨鐘暮鼓的節(jié)奏中時,他已開始思考如何讓少林文化在時代浪潮中存續(xù)并擴大影響力。
1996年,在多數(shù)人還不知“網站”為何物時,釋永信推動建立了少林寺官網,成為中國最早觸網的寺廟。網站不僅發(fā)布寺廟動態(tài),更公開《易筋經》《洗髓經》等少林經典。
1998年,河南少林寺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成立,這一中國佛教界首個商業(yè)化公司的誕生,標志著少林寺從“被動接受香火”轉向“主動開發(fā)價值”。
公司初期業(yè)務涵蓋旅游紀念品銷售、武術培訓咨詢等,雖因政策調整于數(shù)年后注銷,卻為后續(xù)商業(yè)布局積累了經驗——釋永信在此過程中明確了“以文化為內核,以商業(yè)為手段”的路徑,即通過商業(yè)收益反哺文化保護,而非單純追求利潤。
公開信息顯示,釋永信積極組織開發(fā)少林醫(yī)藥、舉辦女性文化周、組織世界小姐參觀少林寺、少林武僧世界巡演......
比如,2002年成立的少林書局、在2003年重啟的少林藥局、2005年與鳳凰衛(wèi)視合作拍攝紀錄片《百年少林》,以影像化方式強化IP認知等。
在產品品牌運營方面,少林寺所授權商標的產品更是涵蓋了服裝、玩具等多個品類。
更讓外界感到震驚的是,釋永信還參與房地產開發(fā)。
最引發(fā)爭議的是2022年的“鄭州拿地事件”。當年4月,河南鐵嵩數(shù)字科技有限公司以4.52億元競得鄭州一塊商業(yè)用地,而該公司股東中,少林資管間接持股10%。盡管少林寺隨后發(fā)布聲明稱“僅為財務投資,不參與開發(fā)”,且最終退出股東行列,但這一動作仍被外界解讀為“寺廟進軍房地產”的信號——據(jù)測算,該地塊若建成商業(yè)綜合體,潛在收益可達10億元以上。
多年來,少林寺在釋永信帶領下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有關釋永信的違背僧人戒律的丑聞也層出不窮。
網絡流傳其“佩戴名表”“乘坐豪車”(少林寺回應稱車輛為景區(qū)統(tǒng)一 調配)、“袈裟價值16萬元”(實為特殊工藝定制,用于重要佛事),與公眾認知中“僧人清苦”的形象形成反差。
盡管少林資管稱“股權收益全部用于寺廟修繕和慈善”,但釋永信曾持股80%的事實,仍被質疑“個人與寺廟利益綁定”。2015年,有舉報其“侵占香火收入”,雖經調查未查實,但輿論爭議持續(xù)發(fā)酵。
2011年,有關“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嫖娼被抓”的消息在網上傳播;
2011年10月8日,網傳釋永信在海外最少有30億美元存款,并在美國、德國等地均擁有別墅,還曾與明星有染、包養(yǎng)北大女學生,并與其孕有一子,兩人住在德國;
2015年7月25日,一位自稱曾是少林弟子釋正義的人在網絡上實名舉報,發(fā)布文章《少林寺方丈釋永信這只大老虎,誰來監(jiān)督》,控訴釋永信與多名女子關系復雜,質疑其擁有兩個身份證,并列出了其身份證號碼,稱與其同在一個戶籍信息中的女子也是法師,兩人有孩子;
2024年3月,多家自媒體賬號發(fā)布“佛二代現(xiàn)身——釋永信之子釋正恩接過衣缽”的文章抨擊釋永信和少林寺......
上述“丑聞”在外流傳后,少林寺會每次都會公開站出來,通過官方網站辟謠,并要求警方調查。
但這些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
沒有一個第三方的公開調查結果來證明是有人造謠釋永信呢,還是釋永信本身就是一個披著僧人外衣的花和尚。
唯有現(xiàn)在這次傳聞釋永信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目前還沒看到少林寺公開站出來辟謠,說釋永信沒被抓。
如果少林寺這次不再像以前那樣公開站出來為其領導釋永信澄清,并威脅“造謠”的人,那么基本可以確定釋永信這次是真的栽了。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經商,相信“花心和尚”釋永信今天已經成為了一個富豪。
現(xiàn)在釋永信被帶走調查,估計應與金錢有關。
作為僧人,釋永信帶領下的少林寺想賺更多的錢,打造出了“袈裟下的商業(yè)帝國 ”。
座駕Q7,袈裟16萬;
有因就有果。
果從因生。
“花心和尚”釋永信最終逃不過佛家的因果論。(名人匯客廳 圖文整理高文博)(聲明:文章為轉載文章,引用時對原文有所增改。文章素材來源網絡,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更正處理)
——訪談嘉賓征集中——
人物專訪/企業(yè)訪談
新聞發(fā)布/IP打造/品牌策劃/項目投資
名人匯客廳媒體矩陣
(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刊載此圖文及視頻均由受訪作者或第三方平臺提供,本平臺是出于傳遞信息為目的,若有錯誤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更正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