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26日訊(實習記者 王勝楠 記者 李佳怡) 熱辣7月,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如約而至,人形機器人是今年大會最熱議的話題。由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指導,財聯社與東浩蘭生主辦、《科創板日報》等協辦的”WAIC財經下午茶”活動,同步在上海世博木棉花凱悅臻選酒店舉行。
本次WAIC財經下午茶邀請到業界極具代表性的嘉賓:DAOCLOUD 道客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齊彥、云從科技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楊樺、螞蟻數科金融AI產品總經理曹剛、學而思AI產品負責人李通,就“AI智能體與產業融合”進行了深度對話與精彩分享。
財聯社TMT主編毛明江擔任本財經下午茶的主持人。
道客創始人陳齊彥指出,中國人工智能發展需從綜合視角看待,并非僅依賴芯片。當前發展遵循“2+1”模式,既要追趕高端芯片,更要強化系統軟件,通過軟硬件結合,將國內外可用硬件與系統軟件融合,形成系統性競爭格局,同時保障安全性。
在他看來,AI場景正從訓練側走向推理應用側,企業的終端是AI確定性比較高的應用場景、工業智能制造垂直模型結合機器人協同為國家支持重點、科教文衛可借助 AI 解決資源擴散性差等問題,以及情感價值相關場景需求確定。此類場景多與B端結合,助力AI持續走向產業落地與可持續商業模式。
云從科技高級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楊樺則圍繞AI發展分享了多方面觀點。
楊樺指出,面對中美 AI 競合,云從通過“軟件硬化”、出海應對等措施,助力其一體機聚焦垂直領域。此外與華為等合作,使產品具備多模態、行業模型預裝、定制化、安全可控、生態融合特點,能夠滿足B端需求。
楊樺特別提到,AI在2024-2025年各種應用蓬勃發生,技術迭代特別快,其本質是提升效率和占領心智。而對于倫理層面,她強調技術向善與數據倫理,AI的存在并非取代人類,而是催生新職業,人機共進是未來發展趨勢。
在學而思AI產品負責人李通看來,大模型與教育行業是天作之合。其指出,教育行業存在顯著的供需不平衡,而大模型帶來的生產力變革,有望通過復刻優秀教師、為每個孩子配備數字分身,破解優質資源稀缺難題,實現個性化教育。
李通表示,產品落地經歷了從AI工具到AI老師的探索路徑。產品發展初期主要聚焦于聽寫、背誦、批改等孩子日常作業的單點剛需,旨在解放家長。而當前的產品研發目標,則是通過大數據與大模型刻畫孩子學習狀態,打造學習導航系統,為孩子提供明確目標、優化路徑等個性化定制方案。與此同時,也將結合多模態交互技術,增強擬人化與情感化體驗,推動產品向“AI老師”迭代升級。
對于家長擔憂 AI 工具被用于抄作業等現象與問題,李通認為工具推動文明進步,人類終將找到與 AI 共生之道,而AI 的價值不僅在于提效解放人力,更在于助力自我實現 。
針對AI與金融領域的融合,螞蟻數科金融AI產品總經理曹剛認為,AI 大模型能夠推動金融服務高質量普惠,解決專業金融工作者少、大眾享優質服務難的問題。
曹剛表示,金融AI應用智能體主要有兩個方向,C端方面在于通過金融管家解決用戶服務門檻問題,而在B端則是助力金融從業者實現降本增效等。
他同時強調,應用應回歸用戶需求,深入場景優化體驗,避免紅極一時后衰減。
在技術上,曹剛認為多模態大模型是重要方向,當前雖處于初期但潛力大。其強調,AI暫未取代任何角色,目前主要解決簡單重復工作,是效率放大器,幫助用戶將精力更多放至深度思考。
在一個多小時的思想碰撞與觀點分享后,2025WAIC財經下午茶圓滿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