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9.3閱兵儀式,究竟有哪些外賓能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閱兵儀式,引起國內外輿論的強烈關注。目前來看,俄總統普京出席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美國總統特朗普能否出席將成為最大懸念。除此之外,還有兩位領導人能否參加檢閱儀式,就值得好好討論了。如果大家能齊聚一堂的話,多國若齊聚一堂,興許有件大事要談。
觀察者網的一期節目中,學者黃靖對印度總理莫迪發出個人邀請,認為可以借9·3閱兵儀式的契機,實現中俄印三方會晤。
這與先前俄羅斯方面提到的開啟三方磋商機制是不謀而合的,但莫迪會點頭同意嗎?從印度國內的復雜情況來看,難度還是不小的,但莫迪政府也應該看到其中所蘊藏的機遇。
首先,這次閱兵儀式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紀念儀式,而印度與我們有相同的立場,有資格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儀式。
其次,在當今世界秩序中,中印不僅僅是領土接壤的兩個地區大國,也應該同為多極秩序的維護者。中印之間雖然有激烈爭端,但也要瞧見雙方合作的土壤不僅廣袤,而且肥碩。
金磚、上合等諸多合作性組織,都是中印牽頭打造的框架與平臺,雙方都有著不愿對霸權主義低頭的共同目標。
最后,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印在某些領域的確存在競爭,但更多的領域完全能實現互補合作,關鍵在于印度能不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戒掉“逢中必反”的心病。
如果說美歐有這種焦慮,是眼見中國的崛起與復興將打破過去幾十年,美西方剝削全球資源國與生產國的優勢地位,進而引發的一種“被迫害妄想癥”,還“情有可原”。那印度得這種心病,就完全沒邏輯,沒道理。
歸根結底,中印關系之所以如此曲折,還是莫迪政府從一開始就挑錯了競爭對手。莫迪政府的“印度制造”計劃忽視了國內產業鏈錯位、勞動力不匹配等現實情況,想要與中國形成競爭甚至是彎道超車,著實有些好高騖遠。
不過,形勢比人強,如果不是特朗普放開拳腳打得關稅戰,印度不會快速轉變思想,與中方“重修于好”。
莫迪政府一連派出三位高官訪華,給中印關系來了次“破冰”之旅,而未來在北京還有數場建立在上合、金磚框架之上的高層會議。莫迪若能實現此次訪華之行,對于雙邊關系將有質的提升,而現今最大障礙仍來自于印度國內的局勢。
主要是先前的印巴空戰,盡管莫迪再怎么“喪事喜辦”,也掩蓋不住被中式武器擊敗的現實,若再參加中方對各種新式裝備的檢閱,在印度人眼里豈不是把自己再放低一位嗎?
因此,能勸莫迪登上天安門城樓的因素,或許在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那就是特朗普。
如果特朗普能參加天安門閱兵儀式,那么中美俄三國同框的歷史性時刻,那么莫迪不會憑空放棄這次機會,肯定要來湊湊熱鬧。
中美俄印若能齊聚一堂,相信比G20峰會還要精彩,要談的大事必然是關乎全球秩序的重新劃分。如今來看,時間緊任務重,各方需要抓緊時間協商,才能完成這件大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