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美國那邊老是放風,說中國在軍事上動作頻頻,特別是針對殲10c這種戰機,大規模生產是為了應付什么大仗。這話聽著挺聳人聽聞的,其實細想起來,美國人這么說是因為他們自己心里有點慌。中國空軍裝備的殲10c確實產量不小,但這更多是國家正常國防建設的需要,而不是像美國說的那樣,專門盯著打仗去準備。
先說說殲10c這款飛機吧。它是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搞出來的,屬于殲10系列的升級版。殲10最早是2004年左右服役的,那時候是殲10a,主要是空中格斗型。后來發展到殲10b,2014年左右停產,大概造了50多架。殲10c是從2015年左右開始批量生產的,到2019年底,已經有150架左右。
現在的生產重點全在殲10c上,總產量據說超過200架,甚至更多。中國空軍用它來替換老舊飛機,加強空中力量。為什么產量大?因為中國國土大,邊境線長,需要足夠的飛機來巡邏和防衛。殲10c用上了國產渦扇10發動機,換掉了以前的俄羅斯al31f,這讓它更可靠,也體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
美國人看到中國生產這么多殲10c,就開始炒作。像一些美國智庫和媒體,經常出報告說中國軍力發展太快,殲10c的產量激增是信號,暗示中國在為亞太地區的大沖突做準備。
2025年上半年,美國國防部官員在國會聽證會上提到,中國航空工廠在成都等地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殲10c數量超預期,超出單純防御的范疇。他們的邏輯是,中國周邊有南海、臺海這些熱點,美國覺得自己的影響力受挑戰,所以就把中國正常軍備說成備戰。
實際上,美國空軍自己采購新機也慢,自2005年最后一批f16交付,2008年f22停產后,主要靠f35,但f35成本高,可靠性有問題。相比之下,中國殲10c生產效率高,性價比好,這讓美國軍方有點坐不住。
殲10c的性能確實不錯。它裝了主動相控陣雷達,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機動性強,能掛載各種導彈,包括pl15空空導彈,射程遠。跟美國的f16比,它在某些方面不落下風,甚至在電子戰系統上更有優勢。中國空軍用它執行日常巡邏,比如在東海、南海空域。2025年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買的殲10ce出口版實戰表現亮眼。
據報道,巴基斯坦空軍用殲10ce擊落了印度幾架陣風戰機,這是殲10系列第一次在真實空戰中證明自己。巴基斯坦2021年簽協議買36架殲10ce,2022年首批交付,2025年沖突中,這些飛機鎖定目標,發射導彈,戰績得到確認。這事兒鬧得挺大,美國官員后來承認中國造的戰機擊落印度飛機,但他們還是把焦點放在中國生產規模上,說這是威脅信號。
為什么美國這么敏感?因為亞太格局在變。中國軍力增長,美國覺得自己在這一帶的霸權受擠壓。像南海問題,中美有分歧,美國軍艦飛機老來轉悠,中國用殲10c等飛機回應。美國媒體就放大,說中國大量生產殲10c是為對抗美國做準備。
其實,中國國防白皮書反復強調,和平發展,不主動挑事。生產殲10c是為了維護主權安全,不是針對誰。國際上,很多國家看到殲10c的實戰成績,反而感興趣。報道說,伊朗因為蘇35交付延誤,轉向中國,考慮大批采購。
再深挖點,美國的宣稱不光是軍事層面的,還有政治意味。他們炒“中國威脅論”,是為了拉攏盟友,增加軍售。比如,印度買了法國陣風,結果在2025年印巴戰中吃虧,美國就趁機推銷自己的f16v,說比殲10c強。但中國專家回應,殲10c在出口市場有競爭力,性價比高,不像美國飛機那么貴。
生產規模方面,中國工廠確實在擴產。成都基地生產線三班倒,部件供應鏈國產化率高,這讓產量穩定。估計未來幾年,還會繼續生產殲10c,同時開發更先進型號。美國的衛星情報顯示,工廠活動頻繁,他們就解讀成備戰。
但從全球看,軍備生產是各國常態,美國自己每年軍費上萬億,生產f35上千架,沒人說他們備戰。中國產量雖大,但空軍總機數比美國少多了。殲10c主要用于本土防衛,出口版幫友好國家加強空軍。
國際反應多樣。日本時報報道,說殲10c對印度陣風的成功,讓亞洲國家警覺中國軍工實力。伊朗考慮買殲10c后,美國新聞周刊說,這可能改變中東平衡。中國國防部回應,愿意向友好國家供應,但不針對第三方。埃及2025年4月聯合演習中,中國殲10c飛到埃及基地,展示性能,埃及空軍印象深刻。韓國fa50在埃及招標中競爭殲10c,但中國飛機實戰經驗占優。
美國宣稱的背后,是大國競爭心態。他們擔心中國在航空領域追趕太快,殲10c從逆向工程起步,到現在自主生產,體現了進步。早年傳聞殲10參考以色列獅式或美國f16,但中國官方說完全自主。無論如何,現在殲10c是成熟產品,產量大是事實,但備戰說法太夸張。中國堅持防御性國防政策,生產殲10c是為穩定周邊,不是挑釁。
再說說出口市場。巴基斯坦是第一個大客戶,36架殲10ce,2022年入役。2025年沖突中,殲10ce護航無人機,擊落印度飛機,戰績包括多架陣風。之后,中國硬推銷殲10ce,在2025年利馬航展上,用“實戰成功”吸引買家。
美國智庫像蘭德公司,出報告評估中國空軍現代化,說殲10c產量增加對亞太影響大。他們建議盟友加強反制,但也承認中國不是主動擴張。新聞周刊2025年5月報道印巴戰,說中國武器實戰測試成功。歐洲時報說,陣風被擊落拖累法國軍售,中國受益。
前不久,國防部發言人表示,殲10c生產正常,歡迎國際合作。
總體看,美國的說法有偏見,但也反映現實競爭。中國殲10c產量大,性能好,出口熱,是軍工成就。未來,生產會繼續,幫中國維護利益,也讓世界看到中國技術。不是為大戰準備,是正常發展。各國軍備都這樣,美國自己最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