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一位即將于8月份退休的朋友問,他現在每月工資只有3000元左右,但是養老保險是一直繳納的,工齡在退休時將達到42.5年。退休養老金有人說能輕松領到4000元以上,是真的嗎?
退休養老金待遇,是通過各省份制定的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而來,主要的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主要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大部分構三大部分構成。
①基礎養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山東省也稱之為養老金計發基數,去年是大多數人群使用7678元,今年預計不會有多少變化。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指的是本人繳費基數與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值。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基數并不一定是個人的工資,如果職工上年度工資總額的月均值低于當年的繳費基數上限或下限,就會按照當年的繳費基數上下限為繳費基數,計算養老保險繳費。
山東省2024年的繳費基數上下限是4416元至22078元。根據已經公布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社平工資情況,2025年預計僅會增長0.5%左右,變化不大。即使個人工資每月是3000元,也應當按照不低于4416元基數繳納養老保險的,計算出來的繳費檔次是60%。
假設平均繳費指數是0.6,工齡42年可以領取3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7700元計算,僅基礎養老金就可以每月領取2618元。
實際上早些年的時候個人工資貨會更高一些,對應的繳費指數也會更高,平均繳費指數也會有所提升,基礎養老金待遇也會更高。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在山東省企業職工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時間有三個,省直企業是1995年1月,青島市企業是1994年10月,其他企業是1996年1月。
建立個人賬戶以后,個人賬戶就在不斷積累錢數。但是早些年由于工資低,繳費基數低,個人賬戶余額積累的錢數也不多。個人賬戶的錢數最關鍵的還是看近年的繳費的。一般來說,從90年代積累到現在個人賬戶即使按最低基數繳費也能達到10萬元左右。
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如果是推遲退休,計發月數也會逐漸變小,比如說60歲零二個月將是137.8個月。
經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是726元左右。
③過渡性養老金主要是針對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計算的,山東省的計算公式如下:
如果是8月份退休,屬于普通情況,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年限有12年零10個月。在平均繳費指數0.6的情況下,過渡性養老金可以領取10%左右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結果是767元左右。
以上三部分養老金相加,2618元+726元+767元=4113元。
平均繳費指數0.6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10萬元,已經屬于最低水平了。
所以說,只要工齡長達40年以上的話,養老金基本上都能領到4000元以上。如果是在其他計發基數較高的省份,養老金還會更高,比如說北京市、上海市甚至能達到七八千元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