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近年來,虹溪鎮始終堅持“一花一葉一鄉愁”的發展思路,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近日,彌勒市虹溪鎮的400余畝佛手柑種植基地迎來豐收,漫山遍野的佛手柑樹郁郁蔥蔥,沉甸甸、形如手指相握的果實掛滿枝頭,顏色正由青轉黃,散發出陣陣清香 ,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虹溪鎮:400余畝佛手柑喜獲豐收
炎炎夏日,走進彌勒市虹溪鎮新橋村委會跌龍電站中段,400余畝佛手柑種植基地,一股淡淡的香氣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綠色果樹和掛滿枝頭的成熟果實。
佛手柑,這一蕓香科植物,素有“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的美譽 。它果實似花非花、似果非果,有的似觀音玉手,有的像力士拳頭,模樣獨特,令人稱奇。
在佛手柑種植基地,工人們熟練地用剪刀將成熟的佛手柑摘下,進行分揀、打包……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據悉,該基地的佛手柑自2024年起進入掛果期。結合當前市場行情,觀賞果每噸售價約2萬元,食用果每噸售價1.2萬元,每畝佛手柑產值平均可達1萬元左右。盡管今年佛手柑產量較去年有顯著增長,但市場需求依然旺盛,供不應求。
【玉溪華寧收購商高樹文】:我來虹溪這個基地收佛手柑,一天能收2噸,收完就裝車發到昆明花卉市場,有的還發往外省,收購價大概是20元/公斤。
虹溪鎮:種植大戶帶小戶,增收致富忙
跟著大戶種好果,家門口就業錢包鼓
老家在玉溪市華寧縣的高樹芬具有豐富的柑橘種植和銷售經驗,了解到虹溪鎮新橋村跌龍小組適宜的氣候后,通過流轉土地,創立的境唯農業種植有限公司。
試種成功后,她開始帶動當地村民一起種植佛手柑,不僅能夠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產量,還能夠分享種質資源和種植技術,進一步提高佛手柑的產品品質和市場價值。
【境唯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 高樹芬】:我是2019年來這里承包土地種植的,一共有1574畝。我種了1000余畝柑橘,有四個品種,還種了400余畝佛手。從去年開始掛果,效益還不錯,也帶動了周邊的一些群眾跟著我們種沃柑、種金秋。
【虹溪鎮新橋村委會跌龍小組種植戶陳紅生 】:在高大姐的帶領下,我種了60余畝,有沃柑、佛手柑等,沃柑的收入比傳統農作物要高一些,預計要到十月中旬上市。
每年果樹施肥、除草、摘果、銷售等環節也能為當地村民提供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掙到錢,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 虹溪鎮啥咩村長沖頭小組饒鏡偉】:我是啥咩本地的,來這里采果,一天130元,離家也近,很方便。
虹溪鎮“金佛手”銷路旺 帶富一方
佛手柑從每年7月起開始采摘,豐果期每天可以采摘數噸,聊起佛手柑的采摘及售賣,種植戶們都十分開心。
為了讓佛手柑更快運輸銷售出去,種植戶在果林旁修建起分揀加工廠房,對采摘的鮮果進行分揀及粗加工。
新鮮佛手柑主要銷往昆明等地,因其美好寓意,作為觀賞性小眾花卉綠植,部分加工切片、晾干后作為藥材銷售。它的花同樣經濟價值極高,能賣到200元/公斤,可用于制作藥材、茶飲、化妝品、飲品等,用途廣泛。
下一步,虹溪鎮將不斷在穩定種植面積、提升品質品牌、拓展精深加工、暢通銷售渠道等方面持續發力,努力將佛手柑產業打造成為富民強鎮的“金字招牌”,讓這縷獨特的“佛手香”飄得更遠,為繪就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增添亮麗色彩!
總編/楊銳
責編/張云龍
值班編輯/孔德云
記者編排/劉璐 朱海楠 馬惠娟(通訊員)
下載彌勒頭條客戶端
獲取更多資訊
彌勒融媒法律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