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古怪!最近很多人曝光,打網約車被問“太陽大還是月亮大”?)
“請問是太陽大還是月亮大?”“天王蓋地虎,下一句是什么?”“1+1="2"嗎?”“《戰狼》當中吳京一共打出了多少發子彈?”
你敢相信?,這些看似無厘頭的問題居然成了打車前的必答題,司機還美其名曰“必須回答,公司規定的”。
司機和乘客聊天記錄
而且不管你怎么回答都不對,最后司機會丟下一句“匹配失敗,訂單取消”,再以雙方協商不一致為由向平臺申訴,擺脫拒載的指控。
司機取消訂單
有網友發現,這些情況大多出現在了一口價、特惠車等超低價訂單當中。
對此,律師游云庭表示,司機以任何形式理由拒載乘客均構成違約,可向監管部門投訴。“乘客打車成功其實就是和司機、平臺都構成了合同關系,如果一方不愿意去履行合同,出現違約,那么乘客是可以要求平臺承擔違約責任,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平臺對司機進行處罰“。
游云庭律師解讀
不過,有媒體分析,司機想出這樣的方法取消訂單,這背后主要是由于目前部分網約車平臺"一口價"價格太低,甚至有的網約車訂單近2公里,司機僅能收到2.6元,部分司機只能才想方設法應對平臺低價訂單。
對于司機來說,過低的運價不僅沒有利潤可言,有時還可能虧本,如果無故拒接則將受到下調評分、不派好單、直接扣錢等懲罰。
司乘聊天記錄
平臺設立低價吸引乘客,司機因為博弈能力不足無奈接單,低價雖然能讓乘客獲益,但并不是乘客造成的。到頭來,網約車平臺低價競爭,乘客、司機都是受害者。
網友發表評論截圖
對于乘客來說,之所以選擇一口價,除了便宜,還可以避免司機繞路、壓限速等情況。
網友發表評論
對于司機來說,有些單實在不賺錢,明明上車前跟乘客協商好了加點錢,轉頭乘客下車就來投訴,最后還是自己吃悶虧。
網約車司機發表評論
像這樣司乘矛盾日益激化,背后少不了平臺以價格換體驗的內卷助推,然而價格雖然能夠帶來一時的市場,卻換不來長期的信任,司機低利潤接單又將責任轉嫁乘客,這樣的困局如果沒有辦法破解,我們或許還會看到更多“太陽大還是月亮大”的無解提問。
來源:新聞坊綜合《新聞夜線》欄目組、地球人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