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爺寫《我的母親》作文火爆全網(wǎng),視頻發(fā)布者:文章由大爺獨立完成)
大皖新聞消息,連日來,一段關(guān)于大爺挑戰(zhàn)寫作1957年高考同題作文《我的母親》的視頻火爆全網(wǎng),不少網(wǎng)民紛紛表示,文字質(zhì)樸,催人淚下,深深被打動。7月11日,大皖新聞記者聯(lián)系上了視頻發(fā)布者連文杰,其表示,視頻中展示的作文內(nèi)容由大爺獨立寫作,產(chǎn)生的版權(quán)收入也會全給大爺。
大爺寫作文視頻走紅
網(wǎng)民紛紛留言點贊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視頻發(fā)布于7月9日。畫面中,一名女生在街頭用1000元讓人挑戰(zhàn)寫作歷年高考同題作文,兩名大爺接受了挑戰(zhàn)。其中一名大爺抽到了1957年高考作文題《我的母親》,并現(xiàn)場寫下作文。
“墳頭上的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樣,一年年總也斷不了。我已經(jīng)當了爸爸,又當了爺爺,但我已經(jīng)三十多年沒叫過媽媽了。我想著,等哪天我扛不動水泥了,就回村里挨著那堆土躺下,沒準那時候,我再叫媽媽,她就能聽見了。”文中一些語句質(zhì)樸,引人共鳴,視頻隨后走紅,截至10日下午,點贊量已突破700萬。
“看了一次又一次,閱讀了一次又一次,眼淚水總是斷不了”“樸實無華的字詞無一不透著濃厚的感情”“看完才知道后勁有多大”……網(wǎng)民們紛紛留言點贊,表示被內(nèi)容所打動。
大爺抽中《我的母親》作文題
視頻發(fā)布者稱大爺寫了三四個小時
7月11日,視頻發(fā)布者連云杰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該賬號內(nèi)容由他和兩名女生共同創(chuàng)作,三人通過游戲結(jié)識,今年4月開始一起進行短視頻創(chuàng)作。制作“高考作文寫作”這一系列主題視頻是受到了其他短視頻內(nèi)容的啟發(fā),他們想做一些“不一樣”的內(nèi)容。
連云杰介紹,當天,他們?nèi)チ颂疖囌局苓叺膭趧?wù)市場,每天凌晨4點左右,此處就會聚集許多日結(jié)工人。他們團隊3人早上九點過后才到達現(xiàn)場。那時候,只剩下年紀稍大點的大爺在邊下象棋、打撲克,邊等活。他們詢問大爺們是否有拍攝意愿,寫作《我的母親》的安大爺主動說自己上過高中,欣然接受挑戰(zhàn)。
連云杰對記者說,這個作文當時安大爺寫了三四個小時。“他歲數(shù)大了,記憶力不大好,開始時寫了一頁紙就停住了。當時我們坐在一個面館里,點了吃喝的東西,聊了一個多小時的天。”連文杰進一步介紹,安大爺是太原古交市人,六十多歲。聊天時,安大爺一直在介紹他的家鄉(xiāng),后面又聊到了他的家庭,聊了許久,他才又拿起筆,寫完了這篇作文。文章由大爺獨立完成,他們只在聊天時幫忙引導大爺回憶。
視頻展示的作文內(nèi)容
“版權(quán)收入歸大爺”
連云杰表示,剛看大爺?shù)淖魑臅r,他只覺得太過重復,沒啥寫作技巧可言,但仔細一看不乏閃光點。他們省去了大爺作文里的一些重復內(nèi)容,然后放在了視頻中展示。沒想到視頻火了起來,發(fā)出的一個小時左右,點贊就超過3萬,他激動地和母親打電話分享喜悅。更讓他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視頻播放量就突破了300萬。
火了后引發(fā)熱議,對于網(wǎng)民的評價與解讀,連云杰直言既是意外,又深感驚喜。更讓他欣慰的是,網(wǎng)民們的評論充滿善意。
連云杰還透露,視頻中出現(xiàn)的受訪者都是路人,只不過是事先與其溝通了拍攝內(nèi)容。而視頻中給路人的錢也是真實交到了對方手中,沒有收回。對于網(wǎng)民們較為關(guān)心的作文版權(quán)歸屬問題,連云杰說:“那肯定是人家的,都是大爺自己的。”他稱,版權(quán)收入也全歸大爺所有,他們給大爺?shù)?000元只是稿費,以及對其授權(quán)真人出鏡和發(fā)布到團隊賬號的費用。
“真實最能打動人”
連云杰坦言,他們在制作這個視頻時特意避開了一些帶有“引流”“消費苦難”意味的字眼,只是想借“高考作文寫作”這一主題展示社會不同群體在文學表達上的不同,“不管是好的也好,壞的也好,溫情的也好,抽象的也好。”在他看來,這個視頻能夠產(chǎn)生巨大流量的根本原因就是真實,“反而是這種寫法,才是最能打動人的。”
連云杰告訴記者,他認為文學其實就是生活,他想通過展示社會各群體面對高考作文這一固定內(nèi)容的創(chuàng)作,探索一些突破框架的“不一樣的東西”。而大爺作為社會群體的一類,因為閱歷、經(jīng)歷的不同,對于生活有不一樣的看法。“我們就想靜下心來讀七八分鐘的作文,看看大家能不能接受。”連云杰表示,盡管這一視頻的流量給了他意外的驚喜,但他們團隊還是會靜下心來繼續(xù)創(chuàng)作。
相關(guān)報道:
超690萬點贊的高考作文如何感動了全網(wǎng),讓千萬網(wǎng)友讀后直接淚奔?
博主慕七七視頻截圖
近日,博主@慕七七邀請工地大爺寫高考作文,多數(shù)人婉拒,只有兩位大爺接受了這項挑戰(zhàn),第一位大爺抽到的題目是《我的母親》,看完全篇我只想說:平實的語言最能打動人心?
以下是大爺寫的原文:
《我的母親》
作文部分內(nèi)容截圖
今天,我巧遇拍短視頻采訪,還需要抓題,因為我是這群工友中唯一上過高中的,兩個女孩子就選中了我,我有幸抓到了“我的母親”這個標題,重溫母親的回憶,讓我思緒萬千。
母親走了三十多年了,就埋在村頭的老墳地里,她的模樣、一舉一動就跟在眼前似的。
母親啊,一輩子就沒閑過,天不亮就起,摸著黑才歇。家里家外操不完的心,穿的永遠是洗得發(fā)白、補了又補的衣裳。她心善能容人,跟鄰里沒紅過臉,有啥好東西總先緊著別人。
最讓我忘不了的是吃飯,一大家子人圍著桌子,母親從來不上桌,她就在灶臺邊忙活,等我們都吃完了,她才瞅瞅鍋里,剩下了,就扒拉兩口,要是沒剩,她就不吃了,說不餓。那會兒日子都緊巴,窮富差不了多少,可人心熱乎,講情義,母親就是那最厚道的一個。她包的餃子,那叫一個香,是窮日子里最盼的念想。
過年是她最累的時候,洗洗涮涮,準備年飯,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可臉上總掛著笑,看著我們放炮仗那股高興勁兒,她比我們還樂呵。再破的衣裳,經(jīng)她的手也給我們拾掇得干干凈凈。
那時候還是集體,一年四季都出不到一點新鮮菜,到秋天就要分口糧,白天打下谷子,晚上分給每家每戶,這一分就是一個大晚上。農(nóng)村的秋天還是一個很冷的秋天,母親身上穿得很薄,糧食分到家以后,母親這一晚上凍得受不了,她那薄薄的被子圍在身上一會兒,天就亮了。母親一天的辛勞又開始了,她揉揉眼,又得爬起來給一大家子弄吃的。家里人多,那口燒柴火的大鐵鍋死沉死沉,端上端下,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力氣活。現(xiàn)在想想,母親那瘦小的身子,哪來那么大勁兒。
母親走的時候才五十出頭,是累病的。如今她的墳就在村邊,一個不起眼的小土包。每次回村,我總要去那兒站站,跟她說說話。我在城里干了大半輩子苦力,扛水泥、扎鋼筋、爬腳手架,手上肩上全是老繭,累是真累。可想想母親當年端那口大鐵鍋的勁兒,想想她凍得發(fā)抖還咬牙撐到天亮的樣子,我這力氣就又上來了。母親沒享過福,可她教會我的就是這骨子里的硬氣和對家的擔當。我得把您撐起來的這個家接著撐下去,撐穩(wěn)當。
墳頭上的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樣,一年年總也斷不了。我已經(jīng)當了爸爸,也已經(jīng)當了爺爺,但我已經(jīng)三十多年沒叫過媽媽了。我想著,等哪天我扛不動水泥了,就回村里挨著那堆土躺下,沒準那時候我再叫媽媽,她就能聽見了。
網(wǎng)友發(fā)表評論截圖
第二位大爺抽到的題目是《我的一天》,他在最后寫道:“這個生活哇,也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每天出來掙個飯錢也就夠啦。至于說幸不幸福,看你和誰比哇,和馬云比那我肯定不幸福。和老李比那我是幸福的。因為同樣開摩托,我是三輪的,他是兩輪的,我的還能避避雨呢。”
借用網(wǎng)友的一段話評價:
沒有華麗的詞藻,全是過日子的實在話,可偏偏就是這種平常,把那種藏在歲月里的思念說得又沉又真,讓人聽著心里發(fā)緊,文字的力量就在這日常的一撇一捺里迸發(fā)!文章來源于生活,真真實實的寫,寫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只要用心就是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