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官方發布了關于“黃楊鈿甜耳環風波”的第二次通報。
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權威媒體第一時間進行了轉發,黃楊鈿甜的名字再度沖上熱搜。
這場因一張耳環照片引發的輿情風暴,似乎終于迎來了階段性的收尾。
事情的起點,是黃楊鈿甜在社交平臺曬出的一張照片,其中佩戴的耳環被網友質疑為某國際奢侈品牌、價值超百萬。
隨著討論升級,她的家庭背景、父母工作、居住地、穿戴配飾等信息被逐一“起底”。
甚至連“全家炫富”“靠權謀利”“特權生二胎”等指責也紛紛涌現。
官方回應:三大核心質疑逐一澄清。
通報顯示,黃父楊某曾與三位同事合資成立了一家公司,由其妻子(黃母)持股25%。
公司三年營收82.98萬元,凈利潤為12萬元,四人各分得3萬元。
官方認定其行為構成違紀,但因楊某已辭職,不再給予政務處分,僅收繳其違法所得。
另一個熱議焦點是其弟弟出生于2011年,而當時政策尚未放開二胎。
通報明確承認確實存在“政策不符”的情況,但因當事人已非現職,加之政策已變,故不再追責。
最初被輿論引爆的“230萬耳環”話題也有了“官方說法”:耳環為黃母的朋友所贈,是玻璃材質,為仿制飾品。
而且也提供了鑒定證書作為佐證。
不過,網友并不完全買賬。
因為該飾品在被質疑后保存了近半個月才送檢,期間是否存在“掉包”空間引發了持續爭議。
一位工作組成員也坦言,仿品泛濫、真偽難辨,要完全消除外界質疑并不容易。
此前,一張“上億別墅門前打卡”的照片曾被網友用作“巨額財富”的證據。
但據調查,那棟別墅位于惠州,不屬于其家族所有,只是黃楊鈿甜多年前路過時拍下的一張照片,后被誤解為自家產業。
網上還有關其“出身背景深厚”的傳言也被明確否定。
工作組走訪其老家,查證結果顯示:其家庭并無一人擔任公職,甚至祖父是上門女婿,而“黃姓”實為“三代還祖”之舉,與傳聞不符。
另外報告中稱楊某在雅安工作期間,也沒有負責過災后重建和慈善捐款項目,并沒有從中牟利。
總而言之,網上很多關于雅安的一些新聞都是謠言?!
不過還有人質疑通報過于“溫和”,對公眾關注的諸如黃母頻繁佩戴高價飾品、展示柜滿墻奢侈品等問題并未回應。
隨著通報發布,黃楊鈿甜的“污點”似乎逐一被清除,她參演的影視作品也重新上線,還有網友喊出“全網欠她一個道歉”?
連知名評論人胡錫進也稱,官方回應了核心質疑,“可以告一段落”。
至于后續她能否真的復出,估計還是要看大眾的接納度了。
但不論結局如何,希望她經歷此事后,能夠真正沉下心來,用作品證明自己,而不是再靠“耳環”“名牌”來吸引眼球。
屏幕前的你,看了通報不知作何感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