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昆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國務院總理李強將于7月26日出席在上海舉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開幕式并致辭。
總臺央視記者:李強總理將赴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請問能否介紹會議安排以及中方有何期待?
郭嘉昆: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中方舉辦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是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的重要行動,旨在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風向標、應用展示臺、產業加速器、治理議事廳。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中方已邀請來自4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高級別代表出席會議。我們期待各方圍繞深化創新合作、釋放智能紅利,推動普惠發展、彌合智能鴻溝,加強協同共治、確保智能向善三項重點議題開展深入研討,共促團結、共謀發展、共商行動,推動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日報》記者:7月23日,國際法院發布氣候變化咨詢意見,確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體系是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主要法律文件,闡明了各國在國際氣候變化法下應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一些國家認為這是推動全球氣候正義運動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刻。請問中方如何看待這一咨詢意見?
郭嘉昆:中方注意到,國際法院咨詢意見指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體系是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主要法律文件,確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公平原則等是解釋和適用相關國際法的指導原則,強調發達國家需帶頭應對氣候變化,強調各國有義務加強國際合作。咨詢意見反映了包括中方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的立場和主張,對維護和推進國際氣候合作具有積極意義。
中方積極參與本次咨詢意見案。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和重要貢獻者。中方正在積極穩妥落實“雙碳”目標,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碳達峰到碳中和。與此同時,中國提供的高質量、低成本的清潔能源技術和產品顯著降低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成本,并通過南南合作渠道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全面落實《框架公約》,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記者提問畫面
路透社記者:有兩名泰國士兵在泰國和柬埔寨邊境爭議地區沖突中受傷。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泰國和柬埔寨兩國都是中國的友好鄰邦,也是東盟重要成員,睦鄰友好、妥處分歧符合雙方根本和長遠利益。我們對當前事態發展深感擔憂,希望雙方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問題。從地區國家的共同利益和訴求出發,中方秉持公正公允立場,已經并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做勸和促談工作,為推動緩局降溫發揮建設性作用。
法新社記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今天在同中方領導人會見時稱,歐盟和中國應了解彼此關切,并提出“真正解決方案”。中方愿向歐盟提供什么樣的“真正解決方案”?
郭嘉昆:今天上午,習近平主席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中方已經發布有關消息稿,你可以查閱。
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中歐關系又站在一個關鍵歷史節點。50年來,中歐交流合作成果豐碩,其中的重要經驗和啟示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異、開放合作、互利共贏。這也是中歐關系未來發展應該堅持的重要原則和努力方向。中歐都主張多邊主義、倡導開放合作,國際形勢越是嚴峻復雜,中歐就越要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深化合作。
習近平主席就中歐關系未來發展提出了三點主張:一是堅持相互尊重,鞏固伙伴關系定位;二是堅持開放合作,妥善處理分歧摩擦;三是踐行多邊主義,維護國際規則秩序。面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變局和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歐要牢牢把握雙方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努力開辟中歐關系更加光明的下一個50年,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紐約時報》記者:歐盟對俄烏沖突背景下中俄日益密切的貿易和工業合作表達了擔憂。今天中歐領導人會面時,在這一問題上有何最新進展?
郭嘉昆:今天上午,習近平主席會見了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委員會主席。我們已發布相關消息,你可以查閱。我想強調的是,中俄之間的交往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到第三方影響。
香港中評社記者:據報道,南非政府發布公報稱,南非政府不再承認位于比勒陀利亞的“臺北商務辦公室”,敦促臺當局將該機構遷至約翰內斯堡,并將“駐開普敦臺北聯絡代表處”更名為“商務辦公室”。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同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外交關系的政治基礎,是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廣泛共識。南非政府獨立自主采取上述舉措,是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的積極行動,符合聯大第2758號決議精神,也是中南新時代全方位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應有之義。中方對此表示贊賞,并愿繼續與南非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相互支持。
俄新社記者: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23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了第三輪直接談判。中方如何評價本輪談判的結果?
郭嘉昆:我們注意到,俄烏雙方日前舉行了新一輪直接談判,并就交換俘虜等人道主義問題達成共識,中方對此表示歡迎。對于烏克蘭危機,中方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希望各方致力于政治解決危機,共同推動局勢緩和。
法新社記者: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公布了“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旨在鞏固美在人工智能領域主導地位,并確保領先于中國。特朗普抱怨稱,很多科技巨頭長期以來受益于美國的自由環境,同時卻在中國建廠。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郭嘉昆:中方始終主張各方共同推動人工智能開放、包容、普惠、向善發展,不應突出對抗競爭,而應追求共享智能紅利,實現共同發展。
《紐約時報》記者:歐盟曾對中方限制稀有金屬及稀土磁鐵出口表達關切。今天中歐領導人會面時,在這一問題上是否會有進展?
郭嘉昆:在稀土問題上,中方的政策符合國際慣例。我們愿同有關國家和地區繼續加強出口管制領域對話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與安全。
記者提問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