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每一件古董珠寶的背后都有一段歷史時光。
它們或曾承載幸福與甜蜜,或曾見證榮光,又或與政權王朝的興衰緊密相連……
今天文章的主角就是一件歷經跌宕起伏的古董珠寶,眾人調侃它經歷的波折傳奇足以寫一本書,多舛的命途更為它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它就是曾經閃耀在印度土邦主胸前的璀璨奢華 —— 卡帝亞帕提亞拉項鏈(Patiala Necklace)。
↑↑↑卡帝亞帕提亞拉項鏈(Patiala Necklace)
印度男人的珠寶
說到男士的珠寶,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簡約陽剛,但印度男人才不這么想!
印度男人要是臭美起來,戴珠寶就沒女人啥事了。
說到印度男人戴珠寶的表率,那一定要說說印度土邦主們的珠寶。
【土邦】
是漢語中對英國殖民地時期,南亞和東南亞部分地區,保存的土著王公領地(英語:Princely state)的總稱。
↑↑↑印度大公Madho Singh畫像
【土邦主】
土邦主也被稱為王公。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一部分土邦未被納入英國直接統治的英屬印度范圍之內,但臣屬英國,與之簽訂各種條約,大權在英國駐扎官手中,王公僅名義上保持統治,對外無權與其他土邦或外國發生聯系,對內享有很大的自治權。是邦內人民的專制統治者。
↑↑↑卡地亞第一代掌門人雅克?卡地亞和當時印度的土邦主們
大權雖然在英國人手中,但印度的土邦主們依然各自稱霸一方,擁有富得流油的財富。
20世紀初期,生活奢華富足的印度土邦主們喜歡帶上仆人在西方游歷旅行。
熱愛珠寶首飾的幫主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向西方珠寶品牌定制高級珠寶。
↑↑↑這枚由 Cartier 設計的腰帶配扣制作于1920年代,搭扣靈感源于印度建筑,鑲嵌祖母綠、藍寶石、鉆石。
在印度這個可以稱得上遍地寶石的國度,土邦主們擁有的寶石更是可以堆成山。
帶上仆人,帶一箱寶石,去歐洲游玩的時候順便定制最豪橫的珠寶——這可能是我們見過最豪橫的來石定制。
壕無人性的璀璨
1925年,卡地亞接受了印度Patiala土邦主巴平德·辛格(Bhupinder Singh)的委托,定制一條極度奢華的項鏈。
土邦主的定制要求是:定制一條“配得上國王的禮服項鏈”。
為了打造這條項鏈,卡地亞花了將近三年的時間,直到1928年才完工,最終成為了卡地亞著名的經典作品之一,這條項鏈就是卡帝亞帕提亞拉項鏈(Cartier Patiala Necklace)。
↑↑↑Patiala項鏈
Patiala項鏈被譽為最豪華的鉆石項鏈,共計使用了2930顆鉆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之無愧是C位主鉆:234.65克拉的顏色濃烈的大大大大大黃鉆“戴比爾斯鉆”(The De Beers Diamond)!
當時戴比爾斯鉆是世界第7大鉆,據說切割之前大概有高爾夫球那么大。
其余的主石還有7顆從18-73克拉不等的無色大鉆,顆顆是值得珍藏的極品。
此外,項鏈還鑲嵌了一顆18克拉的淺咖啡色鉆石和兩顆總重29.58克拉的紅寶石。
確認過眼神,隨便拿一顆配角都是今天我們買不起的寶石。
這一堆流光璀璨的鉆石層層疊疊,共計鑲滿五層夸張的白金項鏈。
這款式、這重量、這尺寸,誰要天天帶著它,怕是要豪到頸椎病提前來敲門。
↑↑↑Patiala項鏈 | 圖源:網絡
命途多舛的過往
雖然帕提亞拉項鏈(Cartier Patiala Necklace)是由Patiala土邦主巴平德·辛格(Bhupinder Singh)向卡地亞定制的,但是很遺憾歷史上并沒有留存下來Bhupinder Singh在位時期佩戴該項鏈的照片。
↑↑↑Patiala Necklace和Patiala項鏈
最后這條項鏈連同土邦主的位置一起,都由他的兒子亞達文德拉·辛格(Yadavindra Singh)繼承。
老邦主Bhupinder Singh雖然只活了40多年,但結婚N次情人無數,光孩子就有大幾十個。由衷感嘆Patiala項鏈找到新主人也是相當不容易。
↑↑↑Yadavindra Singh佩戴Patiala項鏈 | 圖源:網絡
但從流傳下的照片來看,新的土邦主Yadavindra Singh顯然十分鐘愛這條項鏈。
不僅佩戴它出席了很多活動,連官方形象照片上佩戴的都是它。
↑↑↑Yadavindra Singh邦主佩戴著卡地亞1928年為其父親BhupindraSingh邦主制作的Cartier Patiala Necklace
但奇怪的是,大約在20世紀40年代,在英屬印度解體之際,Patiala項鏈從國庫離奇失蹤,其真正的失蹤原因至今無人知曉。
網絡上流傳的各種言論都是揣測,有說是為了解決Patiala地區財政問題而變賣(但被Singh家族否認)。
↑↑↑Yadavindra Singh佩戴Patiala項鏈資料影像 | 圖源:網絡
后來,Patiala 項鏈的組成部分被發現出現在拍賣會上。
1982年,Patiala 項鏈的主石——234.65克拉的黃鉆De Beers在蘇富比日內瓦拍賣會上被拍賣。
撲朔迷離的今生
在1998年,Cartier在倫敦二手店中發現Patiala項鏈其中的一些部分,此時的Patiala 項鏈已不見往日的輝煌。
大顆粒寶石全部不知所蹤,只剩下蕭瑟的鉑金骨架,但Cartier還是選擇把它買下,并花費2年將其修復到接近原本的模樣。
↑↑↑Patiala項鏈展覽
終于在2002年,Patiala項鏈才再一次以完整華麗的面貌與世人見面。
只是,項鏈還是那條項鏈,但寶石已不再是原來的寶石(用其它寶石和合成品替代)。
2019年有界之外卡地亞.古董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中,展出了這條歷經波折的Patiala Necklace項鏈,珠寶匠有幸現場實拍到圖片。
↑↑↑珠寶匠實拍,Patiala項鏈
官方信息:【Patiala項鏈】
1928年,卡地亞巴黎,特別訂制(后于1999-2002年進行修復)
材質:
鉑金,舊式切割及玫瑰式切割鉆石(鏈條和搭扣),1顆枕形黃色合成立方氧化鋯,4顆白色合成立方氧化鋯,13顆白色托帕石,2顆合成紅寶石,1顆茶晶,1顆黃水晶。
尺寸:中央高度27cm
現今關于現在Patiala項鏈的寶石,網上流傳許多版本,許多網友聽的一頭霧水。
前幾天還有網友在我們微博下留言:Patiala項鏈不是鉆石項鏈嗎?為什么又說鑲嵌的是鋯石?
理順一下:
* 1928年原版的Patiala項鏈,是全部由天然鉆石和紅寶石鑲嵌打造。
* 2002年經過修復后的Patiala項鏈,是在Cartier收購的已被破壞的原版項鏈基礎上,主石用合成立方氧化鋯、白色托帕石、合成紅寶石、天然水晶替代鑲嵌,完全按照原樣造型修復后的產物。
所以我們現在能夠在展覽上看到的Patiala項鏈的實物,及網絡上流傳的大部分照片都是Patiala項鏈2002年修復后的版本的哦~
↑↑↑蕾哈娜佩戴Patiala項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