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是偉大的物理學家,這點不可置否。他在粒子物理學、場論、統計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等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中的楊-米爾斯非阿貝爾規范理論、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楊-巴克斯特方程是楊振寧最重要的科學成就,每一項都能夠使他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尤其是1954年發表的楊-米爾斯理論,該理論為統一自然界中幾種相互作用力給出了基本框架。1994年楊振寧因該理論獲得鮑爾獎,授獎詞中稱贊楊振寧的工作排在了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
牛頓、愛因斯坦是物理學界大神級別的科學家,麥克斯韋是緊隨其后的第三偉大物理學家,楊振寧能否和他們平起平坐?鮑爾獎對楊振寧的評價雖然擲地有聲也切合實際,但只是說楊振寧的工作能夠和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的工作排在一起,并沒有說楊振寧的科學成就能夠和他們的比肩。楊振寧到底能否和牛頓、愛因斯坦平起平坐,這是很多人所關心的。
就楊振寧的科學理論目前所產生的影響看,他并不能和牛頓、愛因斯坦平起平坐,也不能和麥克斯韋并列。牛頓和愛因斯坦之所以偉大,不僅是因為他們做出了最基礎性的工作,同時他們的研究領域之廣幾乎覆蓋了當時物理學的所有分支。尤其是牛頓,精通理論和實驗,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建立起經典力學,同時他還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白匀缓妥匀坏姆▌t在黑暗中隱藏,上帝說,讓牛頓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這段小詩是對牛頓科學成就的最貼切概括。
楊振寧的楊-米爾斯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提出時只是一個數學框架,并且有非常重大的沒有解決的問題。相傳當年泡利也做出了同樣的工作,泡利發現這個框架不能解決粒子的質量問題,追求完美的泡利于是放棄了發表。楊振寧在給同行介紹他的理論時,泡利當場發問怎么解決粒子的質量的問題?楊振寧只能回答不知道。后來希格斯給出了對稱性破缺機制,粒子質量的問題從而得到了解決;溫伯格、格拉肖、薩拉姆在此模型的基礎上將弱相互作用力和電磁相互作用力統一了起來;格羅斯、波利策、韋爾切克給出了強相互作用中的漸近自由理論……楊-米爾斯規范場理論的威力才逐步顯露出來。如果再能夠將萬有引力納入到這個框架中,規范場理論就將獲得更偉大的成功。這樣的統一理論足以和牛頓將天上的力和地上的力統一起來,以及麥克斯韋將電、磁、光統一起來平起平坐。
目前四種相互作用力中的萬有引力還沒有納入楊振寧給出的數學框架中,他距離牛頓、麥克斯韋那樣的偉大還有一段距離。以后會不會將萬有引力吸納進來?楊振寧在科學殿堂中會不會坐到和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相鄰的位置?
物理理論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不能立即發力,理論提出后往往需要經歷幾年、十幾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發揮出威力。哪怕是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他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愛因斯坦在1905年給出狹義相對論,1916年發表廣義相對論,但他真正成為偉大科學家是在1919年愛丁頓通過日全食觀測證實了他的廣義相對論預言之后。牛頓雖然生前就是科學大神,但萬有引力理論的深入人心是在哈雷彗星回歸以及根據萬有引力理論在筆尖下發現海王星之后才逐步實現的,海王星發現時牛頓已去世一百多年。愛因斯坦成名時,德國的《柏林畫報》稱贊愛因斯坦“能夠和哥白尼、開普勒、牛頓比肩”,這里面沒有提到麥克斯韋。今天看,哥白尼和開普勒的科學成就并不能超過麥克斯韋。當時沒有提麥克斯韋,與麥克斯韋方程組的威力沒有爆發出來有很大關系。
在之后的歲月里,楊振寧的理論也一定會有新的生機。但無論如何,楊振寧不能達到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高度,也許麥克斯韋的高度是他的頂峰。規范場理論固然重要,但對稱性破缺、弱電統一理論、漸近自由理論等很多重大問題是其他科學家解決的。猶如量子力學的建立,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建立的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但量子力學是一大群科學家經過共同努力建立起來的,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幾乎以一己之力建立起來的。從這個角度上講,為量子力學的建立作出杰出貢獻的玻爾、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諤等科學家達不到愛因斯坦的高度。
從伽利略到現在,物理學已發展成最龐大的一門自然科學。在物理學分支越來越細的今天,以一己之力建立起物理學一些分支的基礎理論越來越難。楊振寧的科學成就雖達不到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高度,但無論如何他是偉大的科學家。我們完全可以用尊敬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方式尊敬楊振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