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舅舅又去了養老院。
舅舅今年86,退休前是供銷社干部,退休后每個月的退休金5000多元。
在農村,有這些退休金就可以過衣食無憂的生活。
舅舅原本是這樣打算他的退休生活的:和妗子一起住在老屋,白天兩個人收拾屋前的一塊菜地,或者他去找村頭的老頭們打撲克,妗子在家飯;晚上兩個人做伴,看電視。和兒女們離得遠點住,互不干擾,就可以相安無事。吃夠了家里的飯,兩個人可以出門下館子換個口味,或者兩個人一起參加老年人旅行的活動,為孩子們操勞了一輩子,終于可以享幾天清福了。
但是,這樣人人羨慕的生活被妗子突然的去世打破了。
舅舅年輕時在蘭州當兵,參加過解放戰爭;解放后在西安秦川機械廠做黨代表,后來回到家鄉,在供銷社工作,直到退休。在家的日子里,妗子基本沒有讓他做過家務。所以,舅舅不會做飯,衣服也沒有洗過。妗子的去世除了帶給他無限的悲傷之外,他深深地陷入了困境,因為他不會做飯。
妗子去世那年冬天我去看他,舅舅明顯老了很多,因為血糖高,血壓高,他腳上的鞋都不合適,只好汲著棉拖鞋走路,他床上的被褥又硬又沉又涼。看見我就哭:外甥女,你妗子不管我的事了,我的命不好呀。
1.8米的大個子男人哭得稀里嘩啦。
除了陪著他落淚,我也挺氣憤:舅舅每個月有這么多退休金,大表哥接舅舅的班也在供銷社工作,賣各種成品衣服和鞋子,就沒有錢給親爹買一雙合適的棉鞋嗎。一床棉被新的也不會太貴呀。
隔了一個多月,我給舅舅買了一雙舒適的棉鞋和一床又輕又暖的羽絨被。還給他買了一塊玉髓把件。因為我上次看到他手腕上戴的黑檀串珠,繩子都起毛了。知道舅舅也喜歡古董。
給他送過去的時候,舅舅還是拉著我的手哭:外甥女,你舅離不開你妗子呀,我以后怎么活呀。
舅舅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大表哥接的舅舅的班,二表弟考學出來在濟寧市上班,三表弟務農,大表姐是最大的孩子,她早年就嫁到他鄉。對于安排大表哥接班的事,三表弟一直憤憤不平,他認為舅舅偏向大兒子。事實上舅舅就是偏向大兒子的,因為大表哥老實厚道,勤懇踏實,舅舅可能是指望大表哥給他養老的,所以讓大表哥接班了。
面對三兒子的憤怒,舅舅妗子在分家的時候就偷著多給了三兒子一些錢,給他繳費在藍翔技校報名學習了一項技能,以后的日子里三兒子以此為生,又給他在鎮上買了一套房子,安排他娶妻生子。
舅舅盡量做到不被兒女們抱怨,女兒每次回娘家,舅舅多多少少的都會給她一些錢。
事實證明,大表哥確實做得也很好,一個家就靠他操心。
但是他的妻子卻是百病纏身,年紀輕輕就有很多毛病。妗子去世以后,有人幫舅舅介紹對象,女方是個寡婦,也愿意和舅舅相處,舅舅也很愿意,因為他不會做飯,有個做飯的他就很開心。可是兒子們不同意,他們怕那個女的是沖著舅舅的退休金來的。
最后,三個兒子輪流伺候舅舅。因為二表弟在市里上班,不方便伺候老人,所以,三兄弟商量了一個方案贍養舅舅。三表弟說雇保姆,費用從舅舅退休金里扣,舅舅不同意;最后商量著讓舅舅輪流在兩個兒子家住,輪到誰家退休金就交給誰。二表弟不要舅舅的退休金,也不用伺候舅舅。這樣,舅舅就由大兒子和三兒子輪流伺候,每家一個月。
貌似很公平,舅舅也同意了。
在大表哥家里,大表哥也有了自己的孫子孫女。大表嫂這些年身體一直不好,家務事都是孫媳婦在做,所以舅舅的飯都是年輕人愛吃的,往往就忘記了舅舅血糖高的事,舅舅不吃還不行,怕餓,吃了更不行。
三表弟在縣城租房子住,說是給他們上高中的兒子陪讀,所以三弟媳晚上回來給舅舅做第二天一天吃的飯。這樣,舅舅的飯每頓都是剩的,三頓飯全是溫熱了吃。
后來有一段時間,舅舅提出來自己住老屋,一個人過。有一次大表哥下班后路過老屋,就去看我舅舅,發現他岳母在給舅舅做飯。
大表哥的岳父早年就去世了,岳母去伺候舅舅也說得過去,但是大兒媳婦知道了這個事后,她看出了端倪,堅決反對自己母親去伺候我舅舅。大表哥也不敢說其中的緣由,岳母含羞回去了她自己家,沒多久就喝農藥自殺了。舅舅找個伴的心事就此擱淺,但他堅持住自己的老屋,誰家也不去。可是工資卡被三表弟拿著,就是要不回來。
我姨有一次去看他,他也是哭。姨和他商量:你不行就去養老院吧。姨做了一輩子老師,基本桃李滿天下了,她有個學生就在縣城養老院做管理工作。
在姨的介紹下,舅舅去養老院看了一下,發現這是一家醫養院,集醫療和養老功能一體,環境比較干凈衛生,有活動室,有棋牌室,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服務人員也非常熱情,兩個老人住一間房,二十四小時有熱水,每天都有人給洗腳,洗衣服;隔幾天還可以給洗澡、理發,每個月的費用是1700元,最主要的是一天三頓飯菜有人做了,比雇保姆還便宜,舅舅非常滿意,當即就和大表哥商量要去養老院。
大表哥沒有反對,三表弟倒不愿意了。
三表弟的理由是:你有兒有女的,你去養老院人家知道的覺得你去享福去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當兒的不孝順呢。
其實大家都明白,養老院每個月費用是1700元,5000多減去1700,老三是覺得自己少分了錢了。
舅舅愁得不行。
老人有多難吧,沒有工資的老人肯定會老來難,因為沒有錢給孩子們,孩子們伺候久了,就會給老人臉色看;沒想到舅舅有退休金的也同樣是老來難。
所幸舅舅腿腳好,有一天他一個人去了養老院,養老院通知大表哥給舅舅辦入院手續。大表哥找來二表弟兩兄弟一起把舅舅的工資卡從三表弟手里要了出來。
就這樣,86歲的舅舅在敬老院住下了。
舅舅住養老院期間,三表弟從來沒有去看過他,按他的話說就是:丟不起這個人。
表姐和大表哥經常周末去看望老人家。
表姐是不敢讓舅舅住她家的,因為有一年在她家住了幾天,舅舅就生病了,三表弟和媳婦對表姐好一陣子埋怨。
春節前,大表哥把舅舅接回家過年,原來打算不再去養老院的舅舅發現孩子們還是因為他的工資卡的歸屬問題吵架,一怒之下,春節后舅舅又住回了養老院。
作者簡介:長風雁云,無戒學堂學員,山東散文學會會員,歷下作協會員。
農村老人該如何養老?你覺得舅舅們的做法對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