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已久的澳門行程,伴隨往來澳門通行證的順利簽注而拉開序幕。澳門一日,如何游?我將以當日三萬余步的行程來詮釋本次游覽路線,相信會對你后續的行程規劃有所助力。跟隨我的鏡頭,讓我們一同走進我眼中的澳門。
(1)出行清單:
- 服飾:沙樂華棉情侶短袖,沙樂華棉情侶衛衣,沙樂華情侶休閑褲,沙樂華徒步雙肩包
- 攝影:NIKON D610,NIKON D7000,IPHONE 11
(2)旅行路線:
珠海橫琴口岸→氹仔、路環二島→澳門威尼斯人→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官也街→澳門半島→澳門旅游塔→議事亭前地→戀愛巷→大三巴牌坊→大炮臺→澳門漁人碼頭→珠海拱北口岸
清晨,自珠海橫琴口岸出境,僅需步行,即可通關至澳門氹仔、路環二島。乘坐公交25B線路,開啟本次短暫的旅程。
首站目的地則為澳門威尼斯人(The Venetian Macao),位于路氹城填海區光大道地段,一個集酒店、娛樂與購物于一體地標建筑。
步行于拱橋、小運河邊的石板路,到處充斥著威尼斯水鄉的氣息。
于度假村酒店之內,堂皇的裝飾,奢華感十足,與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相仿,如若置身其中。
作為澳門八景之一,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Taipa Houses-Museum)成為必去打卡的景點。原汁原味的展覽,帶你走入葡萄牙的風土人情當中。對于歷史感興趣的你而言,或許,這將是一個了解當地生活民俗的場所。
享有著美食打卡圣地的官也街(Cunha Street),不容辜負。一段與美食的邂逅之旅,為本次的旅行增添諸多味蕾之感。
莫義記的貓山王榴蓮雪糕,傳統手工制作,秉承匠人精神。作為初夏冷飲,想必是極好的。
旺記咖啡的豬扒包與菠蘿油,依舊保留原有的人氣熱度,排隊等候近半小時,只為這一口熟悉的味道。
作為澳門手信美食一條街,官也街雖然占地面積不大,卻將歐陸小鎮風情完美融入其中。沿街而行,品嘗地道的葡式蛋撻與木糠蛋糕,蓄勢待發。
從氹仔、路環二島的官也街,乘坐26A公交車,途徑西灣大橋,即可行至澳門半島的澳門塔(Macau Tower),開啟下半段旅程。
澳門旅游塔,作為全球十大觀光塔之一,可在58層的觀光廊與61層冒險活動層觀光瀏覽。當然,倘若你對蹦極感興趣,不妨從223米終身一躍,感受心跳加速所帶來的的刺激。
除了地標式建筑,沿途的風景,也會給人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身穿女士沙樂華短袖、衛衣與休閑褲,女主角儼然成為這條GAI上最亮的仔。
鐘愛于沙樂華城市新發現系列的原因,除了其精湛的服飾工藝以外,其所傳遞著的探索精神,令敢于直面內心的你,不斷向前,探知未來的無限可能。
議事亭前地(Senado Square),聚集著百年歷史的葡式建筑,不同色調的建筑風格,滲透著典型的南歐風情。
戀愛巷(Love Lane),浪漫而富有詩意的名字,無數情侶的牽手合照地所在,身穿沙樂華情侶裝的我們,沉浸于畫面之中。無論是路牌,亦或是路燈,初戀情調意尤在。
穿過戀愛巷,行至大三巴牌坊(Ruins of St. Paul's),圣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跡所在。閉上雙眼,東方古老的宗教生活場景浮現于眼前。不同的拍攝視角,承載著一樣的大三巴牌坊精歷史意義。
長時間與長距離的徒步,在沙樂華徒步雙肩包的加持下,雙肩得到有效緩解,極大程度的降低束縛。于大三巴牌坊前,留下一張游客照,記錄我與男士沙樂華短袖與休閑褲的回憶。
行至大炮臺(Monte Fort)至高點,俯瞰澳門半島,四周環繞拍攝,只為將影像定格于此,為以后的回憶,多一份素材,多一份念想。
澳門漁人碼頭(Macau Fisherman's Wharf),海岸主題元素設計,也許,用“靜謐”兩個字來形容,最為恰當不過。
意大利古羅馬風的建筑,仿造羅馬角斗場而建立。
較少的客流量,為這里帶來一種叫做安靜的美。
藍天碧海,寧靜致遠,漁人碼頭,佳人相伴。
夜色斑斕,花燈初夏,自珠海拱北口岸入境,回歸原本的現實生活。這樣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這樣的故事,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