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們,大家好,我是混圓形意乒乓門的關門弟子,接下來給大家簡單講講,“接化發”思想在乒乓球實戰中的應用。
遙想當年,馬老師橫空出世,讓“接化發”一詞紅極一時。
“接化發”并非憑空捏造,而是太極拳實戰的理論思想。傳統武學講究以武入哲,通過武術的實戰總結出哲學。
當下乒壇的三大宗門里,器宗是玄學,而技宗便是哲學。仔細想想,無論擁有多少技術手段,其實乒乓球的技術要領也是接化發。
再推而廣之,大多數對抗性競技體育的總體指導思想都是接化發,比如格斗、擊劍,再比如國球乒乓。擊劍是直接對抗,而乒乓球則是間接對抗。
一、技術層面
理論上,接住所有的來球并還擊回去,便不會輸。
乒乓球的每一項技術,都在分秒之間包含了接化發思想,接住、化勁,再發力,看似一氣呵成,實則環環相扣。
(1)接住
發球是乒乓的第一環節,接球則是乒乓的后續環節。首先,通過眼耳感知,準確找到擊球點;然后通過步伐移動身體,來到擊球范圍之內,最后引拍擊球。接球在于觸球,觸球瞬間感受來球旋轉的方向和大小,為下面的應對做好準備。擋、搓、削,在這一階段的應用意圖更為明顯,好似讓球在拍面停留了瞬間。
(2)化勁
接住來球之后,便是化勁,化力,抵消對方出球的沖擊力?;瘎庞挚煞譃檐浕陀不瘍煞N,先說這硬化,比如上旋球用擋,下旋球用搓,作用時間較長,讓來球的動能慢慢衰減。軟化較形象的技術動作有吸和貼,不從正面硬剛,主要是卸力和借力,頗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化勁時,拍型要固定,手形要穩定,才能吃得住,持得住。
(3)發力
接住球,化了勁,最后就是自己發力將球打出去。主動發力,延長作用時間,推撥彈打拉,便是厲害的攻球技術。至于攻球的力量、速度、落點和弧線,就是個人能力的問題了。
二、戰術層面
乒乓之事,攻守之道也。
(1)接招
發球是出招,接球便是接招。發方上下、左右、快慢、長短,一套組合拳打來,接方通過對來球的判斷,判定應當在哪個方位、哪個角度,用哪種拍型進行格擋,而不致被對手一招打穿,或被打得鼻青臉腫。
(2)化解
接招之后便是拆招,或是正面硬擋抗下重拳,或是旁敲側擊卸掉對方的力量,從而有效地化解對方的攻擊。不同攻擊招式,有不同的應對之法。
(3)攻擊
化解的過程,同時也在蓄力,然后根據此時對手的站位、姿態,合理選擇一種攻擊策略。此策略包含眾多的乒乓攻擊技術和乒乓要素,目的是為了讓對手接不到球,或者造成對手失誤,從而能讓己方贏得分數。
乒乓球,也是極傷腦筋的運動,控制與反控制,斗智也斗勇,最是讓人頭疼了。
顯然,要贏得比賽,必須經常實戰演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