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國慶雙節(jié),又到了一年當(dāng)中最適宜出行的秋季,周末和朋友一家喝茶時就聊起來關(guān)于這個長假出游的問題,既要景色美而且人流不能太擁擠,最最重要的是能保證拍到令身邊人滿意的片子,我說:那就去黔南荔波吧,保證隨手一拍每一張美得可以做手機屏保。
該怎么形容荔波的美呢?對于我這個“敏于行,訥于言”的攝影發(fā)燒友來說,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輕快和靈動,無論從那個角度捕捉,都能感受到那股躍然于眼前的靈性,尤其是荔波大大小小的瀑布、溪水、急流、緩灘甚至是一泓湖水,都在對你或柔或急地縱情高歌或是低吟淺唱.......
由大、小七孔景區(qū)、水春河景區(qū)和樟江風(fēng)光帶組成荔波樟江風(fēng)景名勝區(qū),總面積達118.8平方公里。豐富多樣的喀斯特地貌、秀麗奇特的樟江水景和繁盛茂密的原始森林、各類珍稀品種動植物賦予了這片神奇的山水俱佳的風(fēng)光美景。
荔波樟江風(fēng)景區(qū)的首站就是小七孔橋,因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間的七孔古石橋而得名。古石橋建于1836年,橋長25米,橋面寬4米,拱高4米,這座看似小巧玲瓏卻稍顯單薄的七孔古石橋,曾是荔波通往廣西的重要橋梁。
讓人驚嘆的是:幾百年來它經(jīng)過多次洪水沖擊卻泰然屹立,迄今完好無損。單看這座古石橋似乎并無特別,無奈橋下的涵碧潭一泓讓人心醉的碧綠湖水將小橋襯得如夢境般玄幻美麗。
夢幻安靜的涵碧潭上游狹窄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錯落著飛流而下的68級大大小小的瀑布 ,層層疊疊沿著山石傾瀉而下,水聲浩浩潺潺不絕,流泄而下的水流撞擊山石濺起形態(tài)各異、飄逸的水花, 幻成一幅有聲有形的動態(tài)水景,讓人挪不開眼。
距小七孔鴛鴦湖景區(qū)約5公里荔波大七孔橋則又是另一派景致。小七孔的小巧玲瓏正是和以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為主體大七孔景區(qū)風(fēng)格決然不同,大七孔則以山高谷深雄峻磅礴為特色,景區(qū)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
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高80余米的天生橋就如同“東方凱旋門”般巍然而立 ,繞行在天生橋下的淙淙流水把神奇?zhèn)グ兜奶焐T柔化得有了我們這些凡人可以隨意親近的溫度。
水春河景區(qū)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段,這段的風(fēng)景說是丹青畫卷似乎平淡了些,這里有一種讓人總想突破常態(tài)的悸動。
想要隨意的親近荔波的水,那就大膽點,坐著皮劃艇沿著水春河景區(qū)去漂流吧,一路在吶喊尖叫中釋放心中的悸動,一路用雙眼去飽覽綠水白云間的駿秀山水美景,這也是荔波游最完美的落幕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