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美食則是旅行中絕不會被錯過的一個關鍵環節,這幾年走了不少地方,也品了不少地方特色美食,北海就走了3次,歸納了一下,其實在北海這座海濱城市里,雖然海鮮成行成市,但真正屬于北海自己的特色,不容錯過的也還真不多。
北海的優勢就是擁有北部灣這個大漁場,每天凌晨4點左右,一艘艘漁船載著滿滿的漁獲回到僑港魚市,經過篩選后,就開始發往全國各地,當然也會流入當地肉菜市場和酒店食肆。
一些曾經走過北海走的人吐槽,北海的物價太貴了。在我看來,假如人家明碼標價的話,就不存在“貴”一說。假如想要節省一點的話,其實完全可以自己選擇到當地的肉菜市場里購買,當然假如能起早的話,僑港魚市絕對是最好的選擇,除了批發,這里也同樣可以零售。北海有許多代加工的飯店,一些酒店也有這方面服務,加工價格也明碼標價,絕對實惠。
海鮮都來自大海,或野生,或養殖,在交通物流發達的今日,哪里都能吃到,這里就介紹幾款屬于北海當地的美食。
蝦餅,因為曾經在“舌尖上的中國”露過臉,這道北海日常小吃成了北海美食最靚麗的名片,尤其是位于北海老街的那家蝦餅店,想要吃上一口,起碼得排上半個多小時。
北海老街里分布有大大小小的蝦餅店不下10家,但與“打卡專門店”相比,其他蝦餅店的生意就要差很多。3次去北海,分別嘗了幾家店的蝦餅,感覺味道差不多,并沒有所謂的獨門秘籍。
其實,蝦餅只是一道普通的小吃。在北海這里,做蝦餅的蝦都是用那種個體很小的蝦,以前,這種蝦是那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有巧手的婦人就想出蝦餅的制法,沒想到今天會成為北海名片。
仔細看一下,不同店的蝦餅,里面的面與蝦的比例還是有點點區別的,油炸的酥脆程度也各不相同,不能說誰是正宗,但大家的價格都是統一的“5元”。
與北海陸地的蝦餅比起來,潿洲島上的蝦餅顯得就小氣很多。
作為北海的美食名片,蝦餅也開始進入宴會筵席的餐桌上,只是做法更加考究精致罷了。
海鴨蛋:生長在海邊的鴨子,以海灘上的魚蝦蟹為食,鴨蛋自然別有一番風味。雖然它方便長途運輸,可以從網上隨便買到,但試想,在北海原產地品嘗是不是更有感覺?
沙蟲:這種生物對生長環境要求非常高,北海沿海灘涂非常適合沙蟲的自然生長。北海人民珍惜愛護這片土地,大自然必然回饋最完美的食物,這種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的沙蟲,據說營養價值頗高。沙蟲干,也成為北海手信,當然價格也不低。
海豬肉:雖然就是普通的家豬,只不過海豬就是一直從小到大都是吃海里的植物和小魚小蝦等東西長大的。肉特別好吃,也比一般的豬肉貴多了,產量不多,很不好買。
潿洲島香蕉雞:據說這種雞是吃著生長在潿洲島火山土壤上的香蕉長大的,個人感覺無論是從肉質還是味道上,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沙蟹豆角:沙蟹很小,幾乎沒有任何食用價值,聰明的北海人就將沙蟹加工發酵,然后用沙蟹汁烹調食物,給食物帶來濃濃的鮮味。
欖錢蜆肉:欖錢是一種北部灣沿海一帶很獨特的食材,屬于藥食兩用。它是生長在北部灣沿海紅樹林中白骨壤的果實,綿綿的,味道有點點苦,并不是很多人愿意接受。
塔螺:北海里的各種貝類種類數不勝數,來北海3次,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并品嘗到的貝類,上網查了一下,個體大的塔螺可以比手掌還要大。
據說塔螺的數量其實并不多,能否吃上純靠運氣。通常的做法就是水煮,然后蘸上醬油、芥末吃。
潿洲島火山香蕉:潿洲島是座火山島,香蕉是少數能生長在島上火山土壤的植物,島上絕大部分土地都用于種植香蕉,因此島上的香蕉也特別便宜,一些酒店還會在大堂擺上,讓住客免費品嘗,一些客人也不忘在離開時帶一些回去給家人朋友嘗嘗。
不知道我介紹的你們是否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