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線史 | 訪談錄 | 故事匯 ——
遺址 | 發(fā)現(xiàn) | 文化 | 開發(fā) | 交友
撰稿:牛茉玟
編輯 : 龍 山
初冬的成都,新冠疫情驟起。無比喧鬧的城市,忽然間在某些區(qū)域按下了暫停鍵,人們開始有了尋找一方凈土,躲避鋼筋水泥叢林的想法。
誰會想到在川中射洪的大山深處,在一座落寞的三線軍工遺址上,還有一座吐露著芬芳的文創(chuàng)園。走進園區(qū),發(fā)現(xiàn)這里似水流年,恍如進入隔世,這里的人們著軍綠衣、扎黃皮帶,聲音婉轉(zhuǎn),來淺笑嫣然……他們每天過著與菊花為伴,飲花茶養(yǎng)生,逛綠茵養(yǎng)肺,與青山相鄰的生活。秋日里唯一的煙火味,被十月底川臺們邀請的農(nóng)學(xué)家們點燃。千畝菊園里迎來3536的燦爛新生,農(nóng)學(xué)家們一口清茶的字里行間中,侃侃談及3536文創(chuàng)園與鄉(xiāng)村振興的千絲萬縷聯(lián)系。
一片從雨中掉落的黃色梧桐葉被園區(qū)的解說員輕輕拾起,記載著歲月的流年,也記錄著3536過去的輝煌:被服生產(chǎn)是它的主業(yè),廠里曾絡(luò)繹不絕的車水馬龍,有著青春洋溢的軍綠色帽子遮著臉的認真女工,緊張供熱的鍋爐房的司爐工……此刻,在廠里聽到的這一幕幕場景都活靈活現(xiàn),在這個刻著輝煌與榮光的工廠。
現(xiàn)在,為了方便前來參觀的游客,這里還改建了三線博物館,里面陳列著過往歲月的老物件,一臺記錄了3536廠歷史的電話總機,訴說著那個特殊的時代里,毛主席做出三線建設(shè)的戰(zhàn)略決策意義。
舊電視、自行車、灰土布沙發(fā)等等,讓我想起了郵政局工作了一生的爺爺。記得他有一張年輕時代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他騎著28大杠的鳳凰牌自行車踉踉蹌蹌前進;我的父親也有這樣一張照片,也是一輛28鳳凰牌的自行車,照片上的自行車看起來都是黑色,我也一直以為是黑色。但是在3536,當(dāng)推開了陳列室的門,看見幾十輛老舊自行車的時候,我還是一眼就看見了上面赫然印著“郵政”二字的車,居然是墨綠色的!作為郵政系統(tǒng)的后代,看見那些物件是讓人動容的。也許會有這樣一個瀟灑的郵遞員,騎著這輛車在射洪鄉(xiāng)間迎著朝霞,奔向3536廠,這條路記錄了他的身影。
盡管曾經(jīng)的人們可能會消失在時空中,但是痕跡是清晰的,伴隨回憶的有跳動的脈搏,在鍋爐旁邊沸騰,記錄下在三線默默奉獻的青春。陳列室有很多的老舊照片,吸引著不少三線子弟回到第二故鄉(xiāng),遇見曾經(jīng)的自己及親朋,哪怕只是圖片上的一個小小鏡頭,可能都會讓人淚目。
一片梧桐,一陣雨,一顆刻字的樹,一次口哨,一場思戀,數(shù)不清的回憶牽成一條線,匯成一個名字叫“永恒”。
如同導(dǎo)演拍攝常用的詞匯“再來”,到了這里,射洪3536,你會感覺到,太多地方有“等你再來”的場景。數(shù)不清的青苔條石臺階,數(shù)不清的梧桐葉,紅磚窗臺前面的綠意盎然,水晶茶杯里綻放的黃菊花,彎了又彎的上坡下坡,玻璃四周的綠色窗欞,翠綠色的木頭大門,還有無數(shù)套標(biāo)志性的工人服裝……都是那個屬于芳華的時代,那個熱火朝天的時代。無數(shù)青年將汗水獻給三線,奉獻出自己這一代,還有下一代,還有下下一代的家國情懷。
高爾基曾說過,人必須像天上的星星,永遠很清楚地看出一切希望和愿望的火光,在地上永遠不熄地燃燒著火光。
3536,光就是它存在的意義,它立在那里,如一座屹立在海邊的閃耀燈塔。它有著紅色歌曲唱起來的豪邁,有著千畝菊花香飄萬里的聲譽,有著燒好一鍋爐熱水的溫暖,有著三線子弟的豪情壯志。
3536,不僅僅要沿著父輩足跡走下去,并且叫上更多的同伴,回來看看我們的家,聽聽我們的前輩曾經(jīng)過往的故事。
而三線建設(shè)中他們的精神,會被更好地記住。那個時代的印記,是我們,對老一輩的感恩,對下一代的教育。
3536,也許不需要謳歌,記得就是最好的懷念;也許不需要被提起,到來就是最好的情懷。
幸好有了你——3536文創(chuàng)園,3536的燭還在燃燒,3536的光更顯絢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