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剛出生的這一年,可謂是成長最快的一個時期,他們從什么都不懂到微微對外界有反應,直到最后可以大概明白父母的意思,其中的每一次變化都讓爸爸媽媽操碎了心。
一歲之前寶寶不會說話,很多時候都是用自己的語言與父母交流,雖然如此,但寶爸寶媽仍然可以通過鼓勵寶寶等溝通方式,來使父母和寶寶之間的交流更加無障礙。
很多父母在孩子快說話的時期就會特別著急,從而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鼓勵孩子說話,生怕孩子錯過了最佳語言表達期。那么,怎么樣才能夠讓寶寶開口說話,使他們的語言邏輯更縝密呢?
1-3個月大時
在1-3個月大時,嬰兒對外界的好奇心最為強烈,他們往往喜歡聽外界各種聲音,所以當父母與他們進行交流或者是唱歌時,寶寶便會用自己的舉止來告訴他們,自己已經收到了他們的信號。比如:咯咯笑或者突然之間安靜下來,甚至還會擺動四肢。
在這個時期,可以時常給寶貝放一些輕音樂或者兒童音樂,這些音樂能夠安撫寶寶的情緒,從而幫助大腦發育更加迅速。甚至一些嬰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熟悉這些音樂,并對外界做出自己的反應。
4-7個月大時
在這個時期寶寶已經能夠意識到,若是自己做出一些舉動便會吸引父母的注意,所以一些較為調皮的孩子,他們便會牙牙學語,創造更多的聲音與父母交流,并且會用自己的小眼睛觀察外界會給予出什么樣的反應,甚至他們還會故意去提高聲音或者是降低聲音,模仿成年人說話的語氣。
這時,父母向寶寶介紹一些較為簡短的詞語,孩子往往能夠給出自己的反應,如糖果、餅干等詞語。另外,在這個時期,父母也可以給寶寶閱讀一些繪本,并且讓寶寶去看里面的這些圖片,這樣可以刺激他們的語言發展。為了能夠讓寶寶更加地配合,父母一定要及時給予回復,用鼓勵的語言或者眼神讓他們自己去呀呀學語,或者讓他們用行動來表示自己的思維。
8-12個月
在這個時期,父母可能就能夠聽到孩子喊第一聲爸爸或者媽媽了。這種獨特的快樂是每一個當父母的人都終生難忘的,但是在最初幾次,孩子發音并不準確,他們只是用相似的聲調來表達出自己的詞語。 父母在這些時候一定要多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溝通,讓孩子學習父母說話,這樣孩子會學習得更快,另外一定要給予孩子鼓勵,不能用不耐煩或呵斥等惡劣的態度對待孩子,好的教學方式,往往可以讓孩子學習得更快。 一歲之后的孩子基本上就可以對父母說出的大部分語言和行為有所反應,前期,可以先用最簡單的指令引導孩子,當孩子已經習慣這個指令之后,再去引導他做第2個指令,最終達到多個的指令這個樣子情緒漸進地知道萬萬能夠讓孩子適應得更快,學習得更好。
以上是大部分孩子在一歲之前必經的語言發育階段,但兒童的發育情況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可能發育得比較慢,說話的年齡也比較晚,父母不用過于著急。當然也有一些方式可以讓寶寶語言發展能力較快,比如在寶寶與自己進行交流時,父母要足夠耐心,不能夠一邊敷衍孩子,以便與別人進行交流。另外要多給寶寶一些關注,當寶寶在牙牙學學語時,他們還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父母說話的語氣來觀察出父母究竟開心不開心,所以這個時候期間不要把自己的目光離開寶寶的身體,并且盡量以歡樂的氣氛帶動寶寶的心情,同時,不要打斷寶寶做出的任何反應。 一些較為調皮的父母還會去模仿寶寶的說話方式,這看起來是一個比較小的舉動,卻會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愿意與他交流,并且能夠懂得他想要的東西,所以在父母與寶寶反復交流時,寶寶的語言功底也會越來越厲害。
當一個合格的寶爸寶媽是非常難的,尤其是第1次當父母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照顧寶寶,所以往往會隨之著急。其實大家只要用愛去關懷孩子,孩子自然會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如果想要讓寶寶能夠更快速地理解父母所表達的意思,平時一定要多與他進行交流,多溝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