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畫】
張見,1972年出生于上海。
1995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9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獲碩士學位。
2008年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獲博士學位。
曾任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副院長。
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院長、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藍色假期no.4》
近年來,張見不斷努力摘下“人物畫家”的標簽,他認為,中國傳統書畫關于“人、山、花”的分類實際上帶來不少限制。他說:“人物、山水、花鳥只是構成畫面的一個元素。我們需要打破理解的界限?!币虼?,在《山桃紅》中,張見有意弱化人物形象,讓人難以從畫中元素定義繪畫的分類。
——彭 菲
《藍色假期no.2》
張見的作品中試圖借助由傳統文化元素組合而成的具有鮮活氣息的中國畫風景,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深層結構。2009年創作的《失焦》系列,是他對自己生活的都市氛圍以及自己接觸的人群深入觀察后,對社會新貴階層的生活姿態及其背后心理的一種發現與表達。從此也開啟了張見將創作題材擴大到社會現實的表現。在此系列之后,張見在用觀念改造工筆畫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王 璐
《失焦之一》
而張見,似乎由始至終都是從容的。確知而自覺,使他隱秘地區別于眾人。自然、歷史、社會多種層面的疏漏或靈光,總能夠在掠過他的時刻被質化成一個張見的世界:這個世界里,分明集結了他的尋找與闡釋——從有益的事物中尋找到意趣并融入個人經驗,從而使自身和畫面都變得獨特而高尚。為自己,也為每一位觀者暗示出靈魂深處的底色。
——孫 欣
《失焦之二》
張見2017年的新作《疊》系列作品,是畫家創作的第四階段、也是最新的探索嘗試。畫家在既有風格的基礎上,對畫面進一步“提純”,僅以仿佛抽象的線條與賦色表達內心,但不僅其線條往復中自有邏輯,其色彩也散發出絲綢般的迷人光澤,使不具具象的畫面,充盈著返璞歸真及意蘊雋永之味。
——王穎卿
《藍色假期之三》
《藍色假期之二》
《2002之秋》
《蝶非蝶夢》
《水杉果》
《2001之秋》
《晚禮服》
《風景》
《視界》
《風景》
《風景》
《黑晝》
責任編輯:張子恒
版權聲明:本文僅供學習分享與藝術研究,不作任何商用。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屬于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注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立即與我方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