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畫】
薛亮,1956年出生于江蘇靖江。
1982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后至1997年任新華日報美術編輯,1997年至今工作于江蘇省國畫院。
歷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傅抱石紀念館館長、江蘇省書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委員、第九屆江蘇省政協委員、第十屆江蘇省政協常委、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文史館館員、江蘇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少兒基金會副會長、江蘇省藝術類高級職稱專業評審委員會學科組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2013年獲得由江蘇省委省政府頒發的首屆“紫金文化獎章”,2014年獲“江蘇省藝術成就獎”。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太行鐵壑》紙本設色
任何畫種在比較中才能體現其自身特征。中國畫與西畫的區別體現在工具上,西畫畫筆偏扁,呈現塊面造型,而中國畫以毛筆為工具,行筆中的快慢提按等節奏呈現的水墨效果各異,這一特征讓西畫望塵莫及。中國畫直接表達了作者當時當地瞬間的生理節奏和心理節奏,而節奏取決于畫家的人文修養。中國畫的筆墨高妙不在技巧,而取決于畫家的綜合素養,真、善、美通過毛筆表現的淋漓盡致。我認為這也是“書畫同源”點之一。其二,漢字有獨特的造型美,也就是西畫的構成,無論篆、隸、楷、草,都有其獨特的構成美。好的書法作品,從整體章法到單個字的布白分割、點畫變化、呼應關系等都很有道理,漢字的造型美啟發了中國畫的構圖,從中我也受益匪淺。
——薛 亮
《月落蘇州》紙本設色
薛亮以他沉靜的性格,睿智的思考,渾厚的功力,詩人的氣質,通過對民族文化的整體把握和現代理念的轉換,通過對自然物象與傳統語言的整合重構,創造出當代心象山水的一種新的審美圖式,一種新的山水形態。近年來他的作品受到全國美術界和藝術愛好者的普遍關注和高度贊揚,獨具個性的具有時代特征的繪畫風格正越來越廣泛的影響著當代的山水畫創作。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而今名至實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馬鴻增(原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秋江云濤》紙本設色
觀薛亮山水極其彰顯個性,盡顯時代風韻,卻處處有來歷、有講究。唐人司徒空《詩品·形容》曾有:“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毖α恋纳剿M管“離形”,但時時把握感性形態,匠心巧運的對具體描繪物象進行加工和改造。因而說薛亮畫風千變萬化而不背離傳統精神,尊重自我感受,實現對前人圖式的超越,這種暢情達意何嘗不是一種“離形”呢?其后的歸宿必然是“得似”。這里“似”應可解為精神、韻致、意蘊,也是傳統畫論中“不似之似”的“似”。以此推知薛亮學習傳統的方式也是“遺形取神”,而不是亦步亦趨的描摹古人圖式狀貌。在這點上,薛亮確有過人之處的才情,更有高人一籌的膽識:作畫“以情入手”無疑抓住了藝術創作的法門,而從宋元山水的經典形態中化出自我、推陳出新更是把握中國畫傳統的神髓與精華。
——黃 戈 (江蘇省國畫院副研究員、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助理、東南大學藝術學博士后)
《山水圖》紙本設色
作為當代中國一位“重要且具影響的藝術家”(宋玉麟先生語),薛亮創造了一個美麗的世界。這個世界給他帶來了聲譽,帶來了市場,也帶來了關注,但他不會驚慌或驚喜,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給畫室取名為淡齋,是想守住心中的那份寧靜,有一塊純凈的天地。他欣賞古代文人的澡雪精神,以砥礪自己永遠保持藝術上的赤子之心,不縱不驕,心地澄儆,不為世俗所羈,真正成為一個“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藝術中人。
——周和平(中共江蘇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雅集》總編)
《 清暉圖》紙本設色
《秋色斑斕勝春光》紙本設色
《一帆風順》紙本設色
《高天流云圖》紙本設色
《太行秋顏紅》紙本設色
《春風又綠江南岸》紙本設色
《綠野芳蹤》紙本設色
《山居在云中》紙本設色
《秋山云濤》紙本設色
《云生大岳圖》紙本設色
《青碧黔山》紙本設色
責任編輯:張子恒
版權聲明:本文僅供學習分享與藝術研究,不作任何商用。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屬于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注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立即與我方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