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生于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享年七十八。傅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道家、思想家、書法家、詩人、中醫學家。其治學和書法相關的涉及文字學、訓詁學、金石學、書法理論等,創作長于隸書、楷書、行草,獨自成家,影響久遠。
傅山歷經明末求學、明清國變、出家為道、抗清入獄、游歷四方、鬻書行醫、注經講學,晚歲獲授內閣中書舍人,卻甘為布衣。曲折的人生經歷造就了其博綜諸學,多方造詣,成就頗著盛名的人生。
傅山于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于書畫醫學。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傅山的草書圈眼多,繁而不亂,于郁勃渾脫之中,又有逸巖之態”。著有《霜紅龕集》等。
彈短劍,星斗落窗西。
傅山草書臨王羲之《伏想清和帖》 山西省博物院藏
釋文:伏想清和,士人皆佳。適桓公十月末書為慰。云所在荒甚可憂,殷生數問此事,勢復云何?想安西以至,能數面不?
此帖草書為傅山臨本。比較王羲之的《伏想清和帖》,極為不同。王羲之的作品是典型的小草,許多字并不相連。傅山的臨作中,字與字之間的空間被壓縮,且有許多縈帶。另外,王羲之的筆畫與結字嚴謹,帶有令人贊嘆的精巧與優雅。
傅山的這幅臨本,字間的空隙更為狹窄,筆畫連綿不斷,使作品幾乎成為典型的“一筆書”。用筆狂放,筆法上亦不受拘束而揮灑自如,結字用筆皆出己意。整幅作品堅蒼渾穆,瀟灑奇逸,將明末之連綿狂草推向一個高峰。
傅山經典書法作品欣賞
傅山 雜書冊
傅山 雜書冊
傅山 《嗇廬妙翰》(局部)
傅山《天龍禪寺詩》
傅山《歷代名臣像贊·狄梁公》
傅山《歷代名臣像贊·韓文公》
傅山《哭子詩》(局部)
傅山 草書《賀楓仲得孫》手卷 山西博物院藏
傅山《行草足夢中句七言詩》182.9×50.8cm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傅山《臨王獻之江州帖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