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可以使人明智。真的是這樣的嗎?
如果是這樣,為什么還會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呢?
暫且將這個問題擱置一邊,先清晰什么是歷史。
羅新,《有所不為的反叛者》的作者,認為歷史是對過去的講述,無比巨大、混沌一團的過去中被賦予了秩序和意義并被講述出來的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才是我們所說的歷史。
講述歷史,是一種話語權。
話語權被社會的、文化的、政治的力量競爭追逐。所以,書簡被削改、紙張被涂抹,實在無從上下其手的,就付之一炬。然后,再重修歷史,刻碑立傳。
于是乎,同一件事情,有多個口徑、態度完全不同的版本。
于是乎,很多事實緘默了,隱身在遺忘的空寂,所謂“遺忘塑造記憶”。
即便是同一個歷史講述者,也會因為所處時代大氣候的變化,對自身認定的歷史痛加批判,譬如北魏的崔浩史獄。
那么,又該如何去掉厚重的胭脂,還歷史以本來的素顏?
歷史是空穴來風的,是從已有的歷史當中生產出新的歷史來。
史實總會留下些許蛛絲馬跡,讓擁有好奇心的人看到真相。
要看到真相,要穿越時空,需要的不是別的,而是你的想象力。
沒錯,歷史是想出來的。
借助想象力,擁有有好奇心的人可以擁有 “替代性經驗”,在想象中經歷前人的經歷。
這種經歷是一種旅程,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往昔乃是異鄉)。
這種經歷是一種對話,以回到過去,與過去對話的方式參與現實,以保護我們的未來。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讀史,可以使人自知、知人。前提是不做一個只知記背的書呆子,而要有想象力。
當然,只知歷史是不夠的。正如作者所言,真正決定未來的,是我們的現實,是我們當前的立場、意志和選擇,以及我們的行動。
(文耕坊—景軒bookhik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