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喜用香。
香文化經過漢魏隋唐時期的發展,到宋代已是羽翼豐滿、沉淀豐富,再加上絲綢之路的進一步發展,使宋人用香具備了應有的條件。在宋代,人們在用香方面的普及程度、方式及美學都可謂是達到了巔峰。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宋代人的香氣生活吧~
巷陌飄香的宋代街道
宋代的市井生活中隨處可見香的身影——街市上有專門賣香的“香鋪”、“香人”;有專門制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樓里也有隨時向顧客供香的“香婆”;街頭還有添加香藥的各式食品,如香藥脆梅、香藥糖水(“浴佛水”)、香糖果子、香藥木瓜等等。
“車馳過,香煙如云,數里不絕,塵土皆香。”
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在描述汴梁風貌的《清明上河圖》中,有多處描繪了與香有關的景象,其中即可看到一家香鋪門前招牌上寫有“劉家上色沉檀揀香”的字樣(蓋指“劉家上等沉香、檀香、乳香”,揀香指上品乳香)。
以香養性的宋代文人
宋代重文輕武,文人的社會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他們也引領著當時人們用香的風氣。
蘇軾一生愛香,無論是在朝為官,還是被流放,他都未曾離開過香,可以說:“他的靈魂有香氣。”蘇軾歷時七年研究的“雪中春信”香,歷經無數次的失敗,最終由梅花上的雪作為香引制作完成,這是他一生最長的作品。他對香氣的追求、打磨、反復嘗試,無一不體現出香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
四句燒香偈子,隨香遍滿東南。
不是聞思所及,且令鼻觀先參。
——北宋 蘇軾 《和黃魯直燒香二首》
這首詩中“且令鼻觀先參”也進一步闡釋了他為何對香味有如此高的追求——香氣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使其身心愉悅的一種工具,更加是讓他去打開自我感知力從而參悟人生的重要媒介。
正所謂:“和香,和其性也;品香,品自性也。自性立則命安,性命和則慧生,智慧生則九衢塵里任逍遙。”也許,愛香在某種程度上也成就了蘇軾的豁達與豪放吧。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自稱“天資喜文事,如我有香癖”的黃庭堅,他同時也是蘇軾的好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黃庭堅的《書藥方》冊頁一幀,其所書內容實為香方也,香方名為“嬰香”,故又稱之為《制嬰香方》、《藥方帖》或《嬰香帖》。其內容為:“嬰香:角沉三兩末之,丁香四錢末之,龍腦七錢別研,麝香三錢別研,治了甲香壹錢,末之,右都研勻,入牙消半兩,再研勻,入煉蜜六兩,和勻,蔭一月取出,丸做雞頭大,略記得如此,俟檢得冊子,或不同,別録去。”可見。黃庭堅不僅愛品香,也愛研究制香方法。
北宋 黃庭堅 《嬰香帖》
除此之外,愛香的楊萬里也寫下不少關于香的詩句。他的《晝倦》中寫道:“愛日曛人欲昏睡,自勻嫩火炷爐薰。”困倦時要熏香提提神。在下雨天時,空氣濕潤,柔和不焦,他便會拿出爐具,焚一爐香。他的《和羅巨濟山居十詠》中“共聽茅屋雨,添炷博山云”就描繪了靜坐窗畔品香聽雨的美好場景。楊萬里筆下的香事總呈現出一種輕松逍遙之感:“何如閉目坐齋房,下簾掃地自焚香。聽風聽雨都有味,健來即行倦來睡。”
焚香聽雨,神自清。
香氣彌漫的宋代雅集
宋人吳自牧在其筆記《夢梁錄》中寫道“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燒香作為“宋人四藝”之首,自然是十分重要的,焚香不僅僅增加了香靄馥馥的氛圍感,還增添了集會的儀式感。
在很多宋畫中,我們都能看到香的影子。
南宋 李嵩 《聽阮圖》
北宋 趙佶 《聽琴圖》
提到用香的方式,宋人間十分喜愛雅致的“隔火熏香法”,這種方法起源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大的特點就是“見香不見煙”。宋代陳敬《陳氏香譜》記載“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矮桌置爐與人膝平,火上設銀葉或云母,制如盤形以之襯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無煙火燥氣。”這里描寫的就是隔火熏香:用云母片或銀葉將香品與火隔開的品香方法,以及其“燒香取味,不在取煙。”這種方法相比于直接焚燒香料,氣味中少了些明火帶來的燥氣,多了分柔和,使得香氣更加純凈綿長。
如宋代有“隔火熏香法”,品聞的香品有“趙清獻公香”,此香方為北宋名臣趙抃所創。趙抃,人稱“鐵面御史”,為官清廉,其“日所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此香方,以元參為君,檀香為臣,乳香為輔佐,其味清苦厚重,是謂長厚清修之品格矣。
最后以楊萬里的《燒香七言詩》做結尾,此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宋人隔火薰香的過程,同時也展現出宋代文人并不一味追求名貴的香材,樸素的“山林味”也能讓他們自得其樂,豁達悠然。
琢瓷作鼎碧于水,削銀為葉輕如紙。
不文不武火力勻,閉閣下簾風不起。
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令有香不見煙。
素馨忽聞抹利拆,底處龍麝和沉檀。
平生飽識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嫵媚。
呼兒急取蒸木樨,卻作書生真富貴。
跨|界
關|注|美|好|分|享|價|值
文 學|電 影|音樂|藝術|文本
踐 行 時 代 人 文 使 命
策展|小說|劇本|版權|項目|推廣
出版|詩歌|散文|評論|IP
聯系管理員|YOUGUANART
因藝術相知,處江湖兩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