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多年,每到逢年過節時,思念家人及故鄉之情便涌上心頭,端午節亦是如此。抹去塵封的往事,兒時過端午節的情景歷歷在目:清香的艾草、蜜甜的粽子、五彩的紅繩香包......清寒的歲月,就因為這些節日而顯得豐富又熱鬧,而這樣的童趣也讓我們的傳統節日變得格外親切、格外深刻!
在這個詩意盎然的民間節日里,昨日應好友相約前往陜西商洛市鎮安縣柴坪鎮塔云山景區,參加“尋夢大秦嶺·‘粽’情塔云山”文化旅游節活動。去之前的幾天,西安艷陽高照、溫度持續攀升,所以去山水景區游玩我更多了些許期待。誰知出發前的一整夜雨讓溫度驟降的同時心里難免多了些許失落,怕西安已經十分舒服的天氣過去會挨凍,也怕雨天過去的景致會讓我失望......忐忑的心緒隨著車至景區活動現場,打消了所有顧慮:溫度相差無幾,而眼前的群山云霧美景則讓我驚喜。
總說自己鐘愛陜西三秦美景,因為每一處都有歷史的遺跡及大自然的絕妙,哪怕同一個景區的春夏秋冬、陰晴雨雪的天氣風景也會各有不同。而塔云山也并非第一次前往,只因之前都是藍天白云,而這次冒雨前來就讓我領略了雨天的塔云山——滿心期待早點上山,生怕云海消退。
等待中體驗下“竭盡全力”的喊泉、驚險刺激的高空秋天,也是一大樂趣。
吃過午飯,賞民俗文化大戲·過原汁原味端午的旅游節活動就正式拉開了帷幕。現場節目選擇以非遺、民俗演出為主,加上漢唐舞、《大秦嶺》主題合唱,與端午節節場面完美融合,使得現場氣氛異常熱烈。
老少中青的演職人員,讓臺下臺下的男女老少其樂融融,合家團圓同過端午的節慶氛圍被拉高至頂。演出結束后的包粽子、做香囊、編彩繩、沐蘭湯、DIY等互動體驗更是以端午節傳統習俗為主線,讓現場所有游客都“沉浸式”感受到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民俗相關知識,領略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踐行傳統文化傳揚。
現場活動結束后,我們便乘坐纜車上山。向外望去景色多彩、山勢陡峭、林木蔥郁,空氣中彌漫著絲絲清香,稍有寒意的空氣潤爽著每一寸肌膚,心情隨之舒展~ 眾所周知:塔云山景區地處秦嶺南段最中端,山中云霧飄渺、天藍如洗,是一處隱藏在深山之中的寶藏秘境。其以險絕、奇特、秀美、壯觀、神異而聞名,它也是秦鄂川豫等地道教名山,主峰海拔1665.8米,形似寶塔,直聳云端,山頂道教古建筑群建于明正德年間,金頂觀音殿三面懸于萬丈深淵,被譽為“秦楚一柱,絕頂道觀”、“秦嶺第一仙境·天下最險道觀”等稱號。
下了纜車,沿著步道前往。不時有名人古文的碑石鑲嵌山石之間,厚重的神秘感也隨之油然而生。在塔云仙觀及祈福廣場稍作停留后就急不可待地前往譽為“秦楚一柱 絕頂道觀”的金頂觀音殿。
“金頂旋轉在九霄,腳踩飛云魂縹緲。果是人間一仙界,天宮盛景獨這好”,這首詩所詠贊的就是塔云山這一盛景。它建于塔云山萬仞絕頂之上,三面皆是深淵。如果有幸遇到晴朗天氣,觀音廟上的黃銅頂經過陽光照射,便會折射出“萬道金光”,所以也就有了金頂只說。倚日浮云五百年,無限風光在山顛——而昨日因為下雨雖然無緣領略這神奇的景致,不過雨天站在頂處遙看的話,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也會被眼前山巒疊嶂、輕霧縹緲的美景所折服!
遠處可見的玻璃棧道也很獨特,建于千米之上的半山腰呈“扇面”狀,站上去領略眼前山川美景的每一步,也就如同用腳印“書畫”著祖國大美河山的巨作,讓人不免會面朝巍巍山川、閉上雙眼、深呼吸,隨后喊上一句:祖國,我愛你!
其實不翻過山頭的話,在多個角度都可以領略到金頂的壯美景觀。除此之外,也可以從太歲洞穿過,也定會讓你感嘆到:一步一景一畫卷,移步換景畫中游;翻過山頭的另一處,長達138米的高空玻璃棧道及緊挨的索橋也很有看點......
從山上下來,在景區的餐廳也品嘗到了鎮安特產美食:臘肉、板栗、豆腐、魔芋......尤其那道雞蛋炒豆腐讓我們一桌8人齊聲贊嘆(另一位朋友不吃豆腐,著實有些遺憾)。晚飯后我們一行人坐上了來時的中巴景交車。蜿蜒蛇行的盤山公路看似險峻,而司機熟練的操作讓我沒有任何擔憂,眼睛本能地聽從身體往外張望:滿山翠綠、蒼山如畫,雨滴順著車窗緩緩流下,好似在說:美景我不愿與你分別,可否別走?我在心中只能默默回復:如此美地兒,我定會再來!!!
溫馨提示信息:
景區成人票:80元/人次、觀光車:20元/人次、索道票:單程60元,往返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