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畫】
王少軍,1959年出生,天津市人。
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雕塑,文學學士學位。
歷任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全國城雕委藝委會委員,中國美術館館藏藝術品評審專家,中國美術館展覽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雕塑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市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
出版有《行於態—王少軍藝術作品》《認識雕塑》;作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的《雕塑》;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專業基礎教材《泥塑衣紋》等著作及作品集。
《憩》 水彩
不管外部世界如何喧囂變化,我內心恒定的那部分,永遠是我的藝術的溫柔之鄉。
——王少軍
《看著我》 水彩
以“態”為展覽之名,意味著王少軍的藝術堪稱以“態”之名。在他的作品中,一種種動態、儀態、姿態各盡其態,但在總體上透溢出的是一種有著自我影痕印跡的精神之態。
——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感召》 水彩
王少軍從人文肖像的創作實踐到人文理想的表達,實現了從“技”到“藝”的轉變和過渡。在近代“西學東漸”的過程中,中央美術學院把西方的優秀雕塑成果引進而來,同時又汲取了中國文化的肥沃養分。王少軍的藝術創作嚴謹而大膽,他的藝術探索在不斷否定中前行,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呈現了新的突破。
——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
《精神高峰》 水彩
王少軍的寫意雕塑是在類似豐子愷方向上的又一摸索,他將繪畫性揉入雕塑,而又蘊含著詼諧深意的生活哲理,將‘平民意識’與文化傳統置于雕塑之中,呈現出一種新的嘗試和探索。
——隋建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面對區別》 水彩
王少軍最動人的地方就是他的真實和情懷,這種感情正如他本人一樣從其作品的每一個細節中滲透出來,因而更加感人、真誠。而作為一個藝術家,同時又肩負行政職責,王少軍依舊能夠平衡創作與工作的時間,關照生活、反映社會,這是極為難能可貴的。
——馬路(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院長)
《云中夢》 水彩
王少軍并不是一個“弄潮兒”,他為人低調,但作品卻有足夠分量和厚度,這來源于其超逸的藝術品位和人文視野。他對當下文化的把握十分精準,通過獨立思考抓住發展中的東西文化差異,找到自己的學術立足點。“王少軍的作品中凝結著內心的象征性符號,透露出很深的人文情懷。當代藝術雖然有很多可能性,但是真正有力量的還是這種真誠而感人的東西。”
——呂品昌(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
《關系》 水彩
《從前有座山》系列作品 水彩
《從前有座山》系列作品 水彩
《從前有座山》系列作品 水彩
《英國旅友》 水彩
《布里克人》 水彩
《博物館職員》 水彩
《交河故城》 水彩
《蘭開夏的夏季牧場》水彩
《妙子常常看到窗外公園草坪上的那塊石碑》 水彩
《人與蛙》 玻璃鋼著色
《通靈者》局部 玻璃鋼著色
《天地之間一》 玻璃鋼著色
《抱雞的人》局部 玻璃鋼著色
《無視》 玻璃鋼著色
責任編輯:張子恒
版權聲明:本文僅供學習分享與藝術研究,不作任何商用。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屬于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注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立即與我方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