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職場,甚至是漸起的小肚腩……大部分中年人的日常就是焦慮與忙碌,是一地雞毛。為了逃離普通生活的瑣碎,《珠峰隊長》里的主人公們,找到了一個出口:攀登珠穆朗瑪峰。
雖然我做不到,但我感覺很震撼。
撰稿|勃 雯
編輯|許 靜
校對|張 帥
出品|Figure紀錄片
全球疫情大爆發的這三年,人們生活和情緒都像坐著旋轉滑梯一路下沉,漫無盡頭。
很多人已經不再記得2019年之前,自己對未來和這個世界的期待。雖然就算沒有疫情,99.9%的人也不會實現夢想,但心中誰又沒憧憬著或許有一天能奮起千鈞棒呢?
而這1000多個日子里,我們腦子里大部分時候想的是:活下去,不要輪到我……難道我們的日子就只能這樣了嘛?
《珠峰隊長》 電影 海報
本周六7月2日將在全國院線上映的紀錄片《珠峰隊長》,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生活要想改變,首先要行動——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下。
主人公也曾經面臨迷茫和困境,找不到前路,不被所有人看好,但最終,這支中國民間登山隊創造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奇跡,成為了2019年全球第一支登頂珠峰的隊伍。
「心中有熱愛,平凡人也可以不平凡?!惯@句話原來是真的。
「不專業」的隊伍
「攀登珠峰會死人的?!惯@是登峰隊隊長蘇拉王平在登頂沖鋒前,跟隊員們說的一句話。
蘇拉王平是藏族人,出生在四川阿壩黑水縣三奧雪山腳下,機緣巧合之下,從小放牛的他結識了國內優秀的攀登者孫斌、馬一樺等人,從此成為一位高山攀登人。
隊長蘇拉王平
后來,蘇拉回到家鄉和小伙伴一起成立了四川藏族登山隊,簡稱川藏隊。經過幾年的發展,川藏隊的規模逐漸擴大,從最初的7名隊員發展到現在,擁有了56名具有高山向導從業資質的藏族協作隊員和工作人員。
每次攀登的時候,蘇拉都想把征服高山的過程記錄下來。
起初他只是用DV拍攝,后來斥巨資升級成到專業攝影機。2008年,他制作出45分鐘的紀錄片《雪山雄鷹》,第一次把攀登雀兒山的全過程用紀錄片的形式呈現。蘇拉也由此萌生了把真實攀登紀錄搬進電影院的念頭,而最適合的記錄對象,是攀登他心目中最偉大的珠穆朗瑪峰。
高山攝影的難度在于優秀的攝影師太過稀缺,蘇拉就有意識地在平常的登山過程中,與團隊里的另一名登山隊員羅日甲更多承擔拍攝任務,積累經驗。
隨著時間的推移,川藏隊中能夠勝任高山攝影工作的人逐漸增多,還有了3名無人機航拍手。蘇拉覺得,時機成熟了。
2019年4月8日,8名登山隊員和7名川藏隊高山攝影人員組成的登山隊+紀錄片攝制組,從成都向尼泊爾進發。蘇隊長拉一人身兼登山隊長、紀錄片導演、高山攝影師等數職。
《珠峰隊長》中攀登珠峰的全部隊員
登山隊員里有男有女,都是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普通愛好者。其中一名隊員車夫,前半生過著平凡生活的他,為了實現登頂珠峰的夢想,做出了很多人難以想象的選擇:賣掉了自己的店。
即便知道前方危險重重,車夫還是以義無反顧的來了。
車夫說:「人這一生,總得做一件自己覺得值得為它付出的事情」。
另一位登山愛好者叫健健,和大部分中年人一樣,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但是他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少了點什么。他加入了登頂珠峰的隊伍,甚至沒有告訴家人,只求見證許多人無緣得見的風景,圓一場關于「熱愛」的夢。
48歲的的崔舟萍來自江蘇南京,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女性,在這支隊伍中算年齡比較大的。6年前決定開始減重的她,跟著川藏隊去爬了人生中的第一座山。現在「攀登」對她來說,不只是單純的一項運動,更意味著對生活的自信。
人類攀登珠穆朗瑪(南坡)近70年歷史中,這群人也許算是技術最爛、經驗最少、成員來歷最普通的隊伍之一了吧……
運氣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攀登珠峰困難重重,對于登峰隊員來說,危險是可以預見的。但并不是每一座山,都像珠峰一樣,赤裸地告誡你,每一刻都有可能喪命。而在啟程的2019年,是珠峰最致命的年份之一,史上最慘烈的「珠峰大堵車」震驚了整個世界。
登峰隊啟程時,首先經過山腳的珠峰墓園——那里埋葬著葬身于此的世界各國登山愛好者。蘇拉隊長有六位好友長眠于此。
這一路上,他們親眼看到:將要路過的峭壁上雪崩襲來,一名山友背著包,拼命奔跑,卻無能為力;他們親眼看到,一位俄羅斯的登山者,穿著黃色的登山服,永遠倒在了大雪中。
突發雪崩掩埋了一名山友
這是一次超乎想象的「真實」的紀錄片拍攝,為了拍攝,隊伍中的每一個人即使體能、身體素質有所差別,也不能拉開太遠的距離,更沒有重來一次、補拍或是擺拍的機會。
「一個隊員跳過一條冰裂縫,難道你沒拍好,能讓他回去再跳一次嗎?不可能的?!?/p>
為了等待一個好的時機上山,保證每位隊員的安全,蘇拉隊長帶著一行人在一號營地逗留了好幾天。經歷過多次訓練、嘗試以及等待,隊員們的耐心漸漸耗盡,人越來越煩躁。
正式登山前的拉練
在權衡天氣、人員情況等因素之后,蘇拉做出了一個大膽決定——提前沖頂。到達8400米處時,崔舟萍突然出現了低血糖的癥狀,心跳加速,渾身疲軟,甚至難以呼吸。但登峰隊容不得片刻休息,一旦錯過了關門時間(下午兩點)下撤,很可能會遭遇意外天氣,結果不堪設想。
萬幸向導帶著葡萄糖,雖然此時已凍成冰棍,但崔舟萍顧一把塞進嘴里,才得以僥幸逃脫危險。
蘇拉有近二十年的登山經驗,他說,當死亡的恐懼縈繞心頭,強壯的身體瀕臨極限,并不會真正阻礙你追求熱愛的東西,信仰的力量、夢想的力量,足以克服一切已知的恐懼。
或許是誠如斯言,在希拉里臺階(攀登珠峰的最后一個關卡,海拔約8790米),隊員們拖著攀爬超過十幾個小時的身軀,幾乎個個頭暈目眩,腳下打滑,卻都安然度過——或許勝利來得有點突然,登頂成功時,大家都沒想起來與家人聯絡,分享這一榮耀時刻。等下撤到8600米左右,他們掏出衛星電話時,才發現由于溫度太低,電話屏幕已經變成了一片亂碼。
登頂珠峰的成功一刻
下撤,仍然是與「與死神擦肩」的過程。蘇拉在電影首映禮結束過回憶:隊伍快要走完洛子壁(海拔8516米)的時候,一塊大石頭從天而降,從他和隊員之間穿過(當時他和隊員的間距只有5米),砸到了旁邊的一塊冰,然后滾落下山?!改莻€大小和速度一旦砸中人,不可能有活下來的機會,那速度就跟炮彈一樣,人肯定要被砸成兩半?!?/p>
或許因為事發太過突然和驚險,攝像機沒有來得及記錄下這一幕,在片中出現的是另一次危急時刻:一位隨隊攝影師的氧氣在下撤過程中突然不足,人隨時有缺氧窒息的危險。另一位攝影師及時攀爬過去,兩人分享一個氧氣瓶,在雪山上互相扶持,緩解了險情。
最終,這支由一群普通人組成的登山隊伍,成為當年全球首支登頂珠峰的隊伍,而且全員安全返回——因為提前出發,他們幸運地避開了隨后的「大堵車」。
據不完全統計,全中國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不超過500余人,而在疫情籠罩下的今天,當享受戶外景色愈發成為一種奢侈,《珠峰隊長》的出現,更顯得彌足珍貴。
它讓在場的觀影者,身臨其境般,體驗攀登珠峰的驚險與刺激,更加真實地體驗登山人的痛苦與快樂……
也更能理解蘇拉口中那句話,「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7月2日,《珠峰隊長》將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FIGURE準備好了《珠峰隊長》電影兌換券,請大家一起看電影啦!參與辦法見置頂評論。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一部至暗歲月的特供片
《逆流者》:不怕死,是因為真的想活
《徒手攀巖》原班人馬打造,拍得很清楚
\ 收看更多人物視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