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崇拜的英雄之中彭德懷元帥是排在第一位的,這是因為我懂事的時候看了一部電影《少年彭德懷》,其中有這樣一些細節就是他練武術,有一把砍刀。他敢于打抱不平,把惡霸打服。最后的幾個鏡頭是,彭老總持刀把惡霸的糧倉給砍開,讓一些饑餓的老百姓把糧食運走,責任他自己承擔。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因為看了這部影片改變了我的命運,因為從那一刻起,我就樹立了一個信念,要像彭老總一樣去“從軍”。
后來,只要鄉政府在大隊部放電影,是關于彭總的我都要去看。也是在那段時間,我看了電影《路漫漫》,該片根據彭德懷元帥青年時期事跡改編,講述了青年農民朱華因遭鄉紳土豪緝拿只身投奔湘軍,在北伐戰爭中接觸了共產黨,找到了光明,最后率部起義,奔向井岡山的故事。通過這兩部電影,基本把彭總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生活和奮斗作了一個交代。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彭總升官之前挨了一頓軍棍,本想逃走,但是部下告訴他,你升官了,這讓彭總哭笑不得。彭老總是在1916年的時候加入湘軍,在湘軍的時候,彭德懷很受周磐的賞識。從軍閥部隊的地位來看,彭老總可以說就是周磐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周磐是連長,彭老總就是排長,周磐是團長,彭老總就是營長。當周磐升為師長的時候,彭老總就成了團長。本來周磐對彭總有提拔之恩,但是彭總對周磐卻不怎么“感恩”。
建國后,周磐成了土匪頭子,被解放軍俘虜,為了保命,周磐獻出了一件國寶,再加上周磐又是個60歲的老頭子,那個時候貴為開國元勛的彭老總只需一句話,就可以免死。不過從相關資料來看,周磐至死也沒有求過彭總,彭總也沒有閑心去關照這個土匪頭子的生死。彭老總如果在軍閥部隊待下去,難保不會成為一個地方的實力派軍閥,要錢有錢,要槍有槍,要地盤有地盤。但那樣就太小看彭總的遠大志向了,也許他根本就看不上軍閥部隊的那段履歷,所以難以感恩。
我在看電影的時候,記得有過這樣一鏡頭:1947年3月的某一天,彭老總的警衛員,牽著馬經過一群國民黨俘虜兵,彭老總跟在后面,穿著打補丁的軍服和草鞋。看到一老鄉擔了兩桶水,坐在路邊休息,彭總即走過去,肯求老鄉給兩口水喝,老鄉同意后彭總才大喝了幾口解渴,離開時又是不停地表示謝意。這一幕讓俘虜中的軍官看到,其中一個驚呼“彭德懷”,另一人則沮喪到了極點:“國民黨完了,人家的大官都這樣,你再我們的大官!”
這件事讓我明白:英雄是源自平凡的,看似平凡,其實不平凡。
后來又相繼看了《彭大將軍》,《大進軍—解放大西北》,最近幾年又看了《百團大戰》。這幾年又相繼看了電影《跨過鴨綠江》、《長津湖》等,電視連續劇《亮劍》中也有彭老總的身影,主角李云龍是彭總下級的下級的下級,可見彭總在我黨我軍中的崇高地位。
這些影視作品能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刻畫彭德懷波瀾壯闊的一生。彭老總從為民除害、遭受通緝寫起,到考入湖南講武堂后再入湘軍參加北伐,從秘密參加中國共產黨,到1928年組織平江起義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從率部上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到領導紅三軍團以少勝多占領長沙,從五次反圍剿,到萬里長征,從八年抗戰到解放戰爭,從臨危受命參加抗美援朝打出國威軍威,到銳意改革建設現代化新型軍隊,再到人民軍隊授銜,后來的蒙冤被批斗,但是無論在什么事的逆境下,彭老總始終保持著鐵骨錚錚,始終沒有低下高貴的頭顱。
“誰敢立馬橫刀,唯我彭大將軍。”其實毛主席是了解彭總為人的:他有堅定不移、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橫刀立馬、能征善戰的英雄氣概,鐵骨錚錚、勇為先驅的革命精神,剛正不阿、追求真理的優良品格,艱苦樸素、廉潔奉公的優秀品質。兩個偉人關系最后竟不能善始善終,對后來發生的一切,到現在我等凡夫俗子是不能理解的,深表遺憾,只能當作悲劇來解讀了。
彭總只讀了兩年書,不要說他的軍事指揮能力,我等真無資格評論。他的詩也寫得很好,不只好,更充滿了悲天憫人的情懷,隨便一首就可以名垂青史:
谷撒地,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我為人民鼓與呼!
意識形態是一個哲學范疇詞匯,是對事物的理解和認知,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我的意識形態的養成,與關于彭德懷元帥的一些影視作品有很大的關系。那影視作品雖然意向模糊,甚至對于歷史人物來說顯得虛無縹緲。卻不影響我從他身上得到方向和信念,以至于我總感到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我不斷奮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