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周六早上一睜眼才知道,健康寶大夜里出新版了,核酸檢測天數計算規則變了。很多人直接變“4天”,瞬間情緒爆棚。
上午,北京日報微信公號發出新聞《》(點擊標題,閱讀原文)。相對于文章正文,大家更驚訝于新媒體小編的“勇敢”——“負面評論”全給放出來了。
下午,北京市經信局宣布給健康寶政策調整設過渡期。晚上,北京日報又發出評論文章《》,文風之犀利前所未見,而且還特意把犀利的文字加了粗黑。
很多媒體人在議論:北京日報這回怎么這么猛,一張市委機關報干了市場化媒體都不敢干的活兒?
我認為,這應該是宣傳部門應對突如其來的輿情的一種新手段。
按照以往的政府部門輿情應對策略,多半是有關部門宣布調整政策,并站出來表個態。但這么做了就能平息民怨嗎?從以往情況看,可不一定。
如果事件在輿論場上超級熱了,京外新聞未必不跟進,輿情走向完全未知。北京健康寶的負面,京外媒體可不是沒發過,參見紅星新聞《》(點擊標題,閱讀原文)。
這回,北京日報通過自己的輿論窗口,不但給了老百姓發泄的空間,還直接上陣替老百姓酣暢淋漓地“罵了街”。
這種感覺,就像一個孩子闖了大禍,鄰居剛想發作,孩子他媽上來就是給孩子一頓乒乓爆揍連打帶罵,這時候站在別上的鄰居還好說啥呢?說說事兒怎么解決也就算了吧。
如果只是孩子自己認錯,不排除鄰居會往大人身上想啊。
北京日報的評論文章,雖然犀利,但細讀之后,也頗有爸媽管教孩子的意味——
“必須承認,北京健康寶升級是應該的,調整核酸檢測天數的計算規則也是必要的……更符合疫情防控的實際,也更為科學精準……干任何工作都要注意工作方法,只有好的初衷是不夠的。很多時候,怎么辦比辦什么更重要……辦好事卻落埋怨的事,不能再干了。”
從昨天到今天,這場不大不小的輿情已經翻篇了,那篇評論也悄悄從各平臺下架。但這種輿情應對方式完全可以舉一反三做復用,比如鎮政府-市政府,比如基層派出所-市公安局,等等。
這里是寶際員工內部學習平臺。
也歡迎其他朋友一起互動交流!
這里是寶際員工內部學習平臺。
也歡迎其他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