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賣壺 卻曝光了抖音文玩圈的亂象
宜興丁蜀鎮,一個因為紫砂而聞名天下,卻又寧靜安詳的小鎮,迎來了一位大人物。作為觀復博古館創始人,知名學者,馬未都老先生的出現,在這里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作為抖音的珠寶文玩主理人,馬未都來到丁蜀鎮后,在當地行業協會協助下,馬老在紫砂賓館召開招商見面會,在直播平臺,馬老開始了自己的紫砂帶貨之路,在此之前,他也給景德鎮瓷器和一些品牌的茶類帶貨。
丁山二十多萬人口,從事紫砂手藝的圈子很小,在馬未都宣傳紫砂文化,大力發展抖音帶貨的時候,卻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首先是兩次直播被網友稱為“翻車”,在六月下旬的一次直播中,馬未都說相對古代,現在因為用電了,所以現在的紫砂壺就不能稱為全手工了,引發了紫砂圈的巨大爭議。在7月6日的直播中,更是把一把標價12000年輕工藝師的作品標價30000,后來澄清稱是小壺12000,大壺30000。
這個說法并未得到紫砂業內的認同,換句話說,大小壺相差體積并不大,買兩把也僅需24000,也不到3萬。紫砂壺的定價一直在市場和作者名氣之間找平衡,這把標價3萬的壺,在閑魚等電商平臺可以看到,作者的壺實際成交價格在遠未達到3萬,有業內人士認為標價12000的售價已經保留了較高的利潤,而3萬的價格顯然超出了作者本身的市場價格,當然這有可能是馬未都做背書的品牌溢價。
01
紫砂市場巨大分羹者眾
馬未都是第二次來丁蜀鎮,上一次還是30多年前與顧景舟大師的相會,30年過后,宜興“大師”遍地,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國家級認證和證書的從業者,國家級大師29位,省級大師93位,省名人67位,正高級工藝美術大師266位,高級工藝美術師532位,工藝美術師1310位,助理工藝美術師3410位,工藝美術員861位。
馬未都在丁山引起的爭議,主要是“用電就不能算全手工”等爭議言論,為表示反對意見,有幾個匠人甚至在抖音上點起了蠟燭做壺,用以回應不滿,有紫砂從業者認為,馬未都先生來到丁蜀鎮,從紫砂文化推廣的名人效應而言,無疑有其價值。也有從業者認為,馬未都對于紫砂的一些爭論言論,與紫砂傳統工藝常識相悖,略顯淺薄,對于專業玩家顯然不具備說服力。
但這些爭議很快在抖音上消失,一些出來評論的主播作品紛紛被下架,甚至直接審核不過。馬未都這個IP作為抖音在文玩珠寶類的新IP正冉冉升起,這從抖音官方給予的軟文宣發可以管中窺豹,宜興抖音電商紫砂產業帶直播基地由字節跳動、地方政府和第三方公司聯合運營。給予一些優待可以理解,一些主播已經宣布不再參與馬未都相關紫砂話題討論,表示心服口服。
巨大的市場,通過馬未都的名人效應帶動紫砂產業帶的發展,抖音有先發優勢。但一般的商家想在抖音賣紫砂也不太容易,紫砂和陶瓷工藝品被定為特殊類目,這需要“開白”才能售賣,開通白名單后才有相關類目產品的直播權限,不會出現斷播和平臺違規物品提示。
其實,除了開始官方公布的紫砂匠人的數據,整個丁蜀鎮,大部分人口都幾乎涉及到紫砂上下游產業,十多萬人依靠紫砂產業,紫砂產業發展的好對經濟當然有促進。
這些爭議的背后,正是目前紫砂行業重新翻紅爆火的結果,背后是巨大的市場,根據宜興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入駐基地商家有5704家,帶動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5000人,輻射生產、包裝、物流等配套行業人員超過50000人。2021年,基地銷售額超38億元,今年預計將實現商家規模超8000家、年訂單量超2500萬單、銷售額超70億元。
“紫砂水太深,小白玩家不要隨便在抖音買壺”,這是不少紫砂業內人士和資深玩家的建議。關于紫砂內幕的曝光,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
2010年5月尾,中央電視臺的《每周質量報告》在對一些品牌所謂的紫砂產品進行曝光,報道指宜興當地不少煉泥廠由于“禁礦令”的出臺導致紫砂礦料越來越少,所以開始通過添加化工質料或陶瓷色料進行調色,加工生產所謂的原礦紫砂泥,而如此調制出來的紫砂泥對人會造成危害。
十二年前的這次報道,讓原本火熱的紫砂市場陷入冰冷,不少人對于化工泥談之色變,而宜興紫砂市場陷入冷寂。2022年7月,也許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陶瓷城的外來客商并不多,一如多年前的冷淡,不少紫砂匠人都說今年生意難做。
與此相對比的,則是抖音直播紫砂壺的熱賣,一個頭部直播間,隨著“3.2.1,上車”的吆喝聲,一天賣上千把紫砂壺并不困難,但銷量高也意味著退貨量大。根據業內判斷,一些直播間退貨率甚至達到了70%以上,但這些頭部直播間并不會因此買單。與過去包銷不同,現在多數直播間選擇是用戶確認收貨后,再與供貨方結賬,退掉的貨還回去,這給供貨商帶來很大的壓力,但也不是一般紫砂商家能夠成為這些直播間的供貨商,因為從工藝流程,紫砂理論上并不可能大批量規模化生產。
這是因為,在此之前,因為各種炒作,紫砂壺從一個泡茶器皿,變成了具有收藏屬性的文玩產品,而傳統意義上的紫砂壺多數依靠手工或者借助模具成型。
眾所周知,傳統全手工紫砂壺,要經過煉泥、拍泥片、圍身筒、拍身筒、理身筒、修坯、裝壺嘴、鈕、把,最后用明針和各種工具把胚體整理規整,周身壓光勻,適當干燥后送窯燒制,一把全手工壺,熟練工至少要一周以上才能完工,一個月也不會有幾把,即便算上半手工壺,一周一個作者也不會出產幾把。
但,并不代表所有壺都有收藏價值,或者全手工壺就一定比半手工壺貴,這里需要闡述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99%的壺,基本都沒有收藏價值。
從十多萬從業者的丁山紫砂匠人中,達到大師級別的,也并不是所有玩家認可,這可以從壺的迅速變現來驗證。被頂級玩家認可的大師和實力派,價格在數萬到數十萬不等,一年也不會有太多產量,這類壺才可以談經濟意義和文化意義的收藏,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紫砂韻味的收藏品。
全手工和半手的概念很多人是混淆的。全手半手的時間主要看精工精修部分的時長。全手時間看起來長是等的時間長,身筒常見的上片方式,要身筒略干才能上,而上完需要等。所以導致了全手的時長長了。所以這里要說一下全半手的概念。
所謂“純手工”的壺才被稱為“藝術品”,而價錢要比“模具壺”高出許多倍。很多商家為了著重是“純手藝”制作,故意在接縫處留下顯著的痕跡,壺身故意制造得不是很規整。莫非,這樣的壺就美了嗎?就值得保藏了嗎?“商場上有千元一把的‘純手藝’成型的壺,也有幾十萬元一把的‘模具壺’。很多全手工壺,因為明針手藝到位,幾乎看不出來全手工痕跡,而一些半手工壺會故意模仿全手工蓋內壁章和做接縫。
從紫砂壺的藝術角度,在紫砂的藝術創造中,精修成分占了90%以上,一些線條角度也許就是相差毫厘,但氣韻就差之千里。這種精修的重復,是不可能的。比如汪寅仙大師做“曲壺”,每把都不相同,都會有新的思維、新的情感寫入。藝術品創造用了模具,并不等于簡略仿制。這種簡略仿制造為藝術家來講,其本身也是排擠的。藝術構思重復次數多了,就會下降其藝術水準,所以他也不會憑借模具很多仿制本人的著作。
決定著作價值或含義的不在于成型辦法,衡量一件紫砂藝術品的好壞,標準應該是全面的。比方,首要要看其原料,原料要沒有污染,觀感和肌理要好,視覺心思和觸覺手感都要好。其次,就是外型的藝術水平,反映出的作者的涵養和藝術姿態。第三,是做工,若是沒有好的做工,外型是無法表現出來的。
收藏品與普通商品壺,注定是兩個世界,畢竟全手和半手壺效率都不高,且價格相對不夠親民。除了做工之外,其實對于紫砂匠人而言,“工料錢“是其成本,取決于自身的泥料、工藝、工時和利潤。
單從原料而言,各大直播間標榜的“本山“料,也就是所謂黃龍山原礦料,在低價壺中基本不可能出現,而現在的數量一直是迷,因為礦洞已經封礦,但市面上原礦紫砂壺并不少,因為在江蘇、浙江,最遠到新疆克拉瑪依,都有紫砂礦料,但與本山料相比,一般油性較差,一些匠人會通過調制拼配的方法,用一部分本山料調入,增加油性,只是出于對于本山料的夢想和預期,買家和賣家都達成了默契。
價位決定泥料,早在民國時期的紫砂壺在制作過程中,為更好的著色,會添加微量調色劑且只在部分位置或者裝飾時使用,因有嚴格的用量限制。在經過一千多度的高溫都成為氧化物,對人體是無害的。這都是在原料基本上再加以加工,但是原料一定要正,比如民國綠,它是由上等的本綠加3‰的氧化鈷調配。可又有誰知道這泥料參上化工料工序的復雜程度。現在一塊參了化工的綠泥或者紅泥價格遠遠比普通泥料來的貴,店商也不可能用些化工料來做便宜商品反而增加成本還要被多數人質疑,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么,反而部分中高端商品壺為了欺騙消費者說是珍藏絕版料從中謀取爆利。所以不是所有貴的壺就不是化工壺,而便宜的就是,這個大家一定要區分。
在十二年前紫砂風暴曝光過的灌漿壺其實已經基本罕見于市場,真正影響抖音紫砂銷售格局的,是機車壺,機車壺的制作是機器的刀頭直接在模具中高速旋轉擠壓,然后成型。機車壺的泥料,取決于商家的良心。
一般不推薦購買顏色鮮艷的紫砂壺,因為可能有非原礦的化學添加或者其他處理方式,以朱泥為例,添加鐵紅粉、鐵黃粉已經很難分辨真假了。在滾壓工藝上,朱泥比較容易,因為會壓的特別密實,失去透氣性。而現在為了偽裝全手工壺,就有了再車一遍的工藝,機車后的壺身在外面再刨掉一層,減輕重量,而且型修的特別完美,壺里面的接頭印,推墻刮底線,內壁章都可以作假。
滾壓壺與機車壺的區別在于,機車壺需要提前圍一個簡單的泥片,而滾壓則不需要。機車和滾壓把紫砂壺制作帶入了機器時代,與其他機器出品的工業產品相比,同樣的標準化與高效率,這完全打破了傳統制壺技術,但爭議很大。
一般來說,外表特別光滑的新壺要小心機車或者過度拋光,而一個月單品超過30把以上的,基本排除半手壺,除非多做幾副模型找不同的師傅生產,單品月銷超過10個的基本可以排除真全手壺。
所以,各大直播間熱銷的壺,是否是全手和半手壺都無法分辨,從售價上,太便宜的可以默認為機車壺。其實,去年8月,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就聯合抖音發布了《紫砂直播自律公約》,其中第二條就規定:如實直播紫砂產品(作品)的成型手法,不作虛假宣傳,不用灌漿、拉坯、機車的產品冒充手工紫砂作品。
關于代工壺,一個普通的紫砂匠人,一般只會精通某一系列的紫砂壺的制作,如果出現了一個老師有100多個式樣,基本可以斷定,這就是代工壺。通俗而言,價格便宜,比如有直播間賣150塊一把的紫砂壺號稱全手工或者半手工,就不可能,因為遠低于實際成本。
普通消費者需要接受一個現實:在現在的商品經濟社會,用對的價格能買到對的產品,就已經很不錯了。一個殘酷的意見就是:對于小白,如果僅僅花幾十塊買一把原礦料的機車壺,其實也可以泡茶,但與其期待的收藏和升值是無論如何搭不上邊的。
曾經給某頂流直播間供貨的紫砂商人對筆者坦然:除了壓貨原因之外,傳統的半手和全手成本高,直播間不會拿。所以機車壺量大價格低成了他們的最優選。“我賺良心錢,所以就不合作了。”
而現在,按照過去紫砂玩家,幾乎不會有人在直播間買壺了,因為沒有心目中的好壺和好工手了。
因為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更多的小白玩家涌進來,雖然帶動了經濟,但也要引發我們的思考,但愿2010年的紫砂風暴不要再來一次。
03
抖音流量密碼不能靠對罵 官方應該嚴格處理
其實在文玩圈,各類混亂現象非常常見,直播間通常利用信息差,去兜售一些本不該出現,甚至是偽劣的商品。比如筆者看到號稱1988年的“玉皇班章“,首先老班章村的出名是2004年之后的事,不可能存在88年的大量庫存產品,且16000一公斤的貨會以低于200元的價格銷售嗎?再退一萬步講,出于食品安全的考慮,1988年的食品是如何通過抖音官方嚴格的審核上小黃車的?
一些違背商業常識的產品屢見不鮮,比如800多塊錢的“帝王綠“,頁面詳情頁標注的是瑪瑙或者玉髓,但誤導式宣傳愣是通過文字游戲打著直播基地的名義把幾十塊的產品賣出了十多倍的溢價。諸如低價的各類茶品,尤其標注各個名山名寨的茶品,都因為嚴格審查。
按照上架機制,商家的商品,比如茶葉是需要提前提交審核的,所以那些直播間表演砍價式賣茶和產品的,幾乎不可能實時完成商品商家,所謂砍價,表演成分大于實際。
以9.9一片的普洱茶為例,主播云南老劉表示:為什么幾乎不可能在直播間看到當年的新茶,有可能都是用過期的云南綠茶重新蒸壓而成,或者一部分是不正規,特別垃圾的老茶改頭換面而成,有了直播帶貨,這些“給家人帶福利”的產品就縱橫直播間了。
主播洪慶先生說茶表示,去年在賀開古茶園,把不同的樹掛不同的名字,有冰島老寨古樹、易武古樹。開著直播茶山演戲,這些穿越式的鬧劇讓人唏噓。包括一些夸大樹齡的宣傳方式在茶圈也非常常見。而他,目前也正在遭遇其他同行直播間的攻擊,對方揚言會組織人買貨,然后故意集體差評。
除了看到馬未都被官方無微不至的保護起來,更多的亂象筆者認為是平臺默認,比如另外一個文玩主理人,知名論壇文玩天下創始人遲銳最近被網暴,茶圈老蘇白茶對于福鼎區域白茶的無差別罵戰,而老蘇之前被深圳某主播痛罵,甚至對方打電話騷擾其病重的岳父,對方洋洋得意故意炫耀“戰果”,并且兜售自己來歷不明的“年份老茶”。
這類罵戰被主播們互相效仿,因為他們找到了“流量密碼”,只要互相對罵,就能引起網民關注,形成垂類的事件,從而形成直播間帶貨轉化,屠龍者也變成了惡龍。
但這些對罵,網友舉報卻基本不痛不癢的處理,明顯帶有人身攻擊的言論被默許,流量密碼就這么被掌握了,比如新賬號茶圈小孟嘗與茶圈頭部主播解茶人的罵戰,正在進行中,之前小孟嘗因為個人情感隱私被曝光無奈注銷重來。平臺方應該嚴格有標準界定一般性討論和故意對罵影響線上平臺氛圍的行為并處理。
對于平臺而言,一些主播的互相對戰,頗有技巧,雖然有著明確的挑釁目的,但在違法和違規的邊緣徘徊。對于平臺而言,這類瓜意味著更高的用戶粘度,而網友出于人性心理,時不時打開看最新進展。雖然感官就是低俗和各種文字游戲的臟話。
這種內容無法滿足真正的優質用戶,經過一輪輪的篩選,用戶畫像被固化,想要發展更高業態的內容,就會受到限制。
其實文玩圈也不乏優質案例,比如瓷游記老范,在其生日當天,粉絲給其刷數十個嘉年華慶祝,每天深夜直播粉絲數也很穩定在數百,而在直播之初,他僅僅靠講專業知識吸粉并且堅持到現在,他回憶說:當時對進來粉絲的唯一一個要求,就是我回答問題可以,但是請聽完再走,而直播間分享的都是國內仿古瓷技藝頂級的產品,堅持是很多主播的必經之路。
直播的確改變了文玩行業的生態,線下市場受到一定的沖擊和改變。
在宜興考察時,有一位大師的徒弟在我面前拿出自己幾十年來辛辛苦苦設計的手稿和作品,她的壺價格已經近6位數,仍然感受到了這兩年直播的沖擊,尤其低價壺對于他們這些從業幾十年兢兢業業做創作的老藝人們帶來的,并不是收獲,而是混亂市場下對于亂象的無能為力。
機車壺的盛行,過去做母模的匠人們被3D打印替代,過去一把壺的模具需要富有經驗的匠人依靠經驗控制毫米級的誤差,而現在3D打印代替了他們,傳統的手工匠人因為手工效率的限制,被低價機車壺沖擊市場。
這是一張今年6月廣州荔灣國際中午11點的照片,這里是中國知名的珠寶批發源頭市場之一,而中午11點,各家老板忙于深夜直播日夜顛倒,很多店面關門,而在南京朝天宮賣貨的小張則苦等貨源無果。
文玩及相關行業,其實是資源性稀缺的產品,也有一些品牌,但真正高端的產品很難成為批量銷售,如果僅僅是商品,就不要去進行夸大的收藏、保值增值的宣傳,以瓷器舉例,高端窯口如克勤堂,一個月的產量不過一百多件產品,其他諸如游玉堂、寶蘊閣、十方窯、賞瓷觀窯等高端品牌,出品量都相當有限。以茶葉為例,牛欄坑肉桂的產量一年僅2000斤不到、老班章、曼松、冰島等名山古寨的古樹茶資源也相當透明,價格在16000-60000一公斤不等,根本無法滿足抖音用戶9.9送福利的需求。
實際上,大多數文玩主播,并不能拿到這些真正的優質資源,因為大多在線下就已經被提前預訂,被市場追逐,極少可能流入直播市場。
直播成就了頭部主播,但底層主播很難獲取頭部主播的流量,這并非是堅持和不夠努力,產品同質化、打法同質化、定位同質化。而這種同質化,讓小眾垂類主播內卷,對于行業而言可能不是好事。
平臺大力做電商,自然是看上了電商巨大的利益,在當下,低價爆款、“送福利”,依舊是直播間的主流,只有低價才符合算法推薦機制,才有停留和活躍度,對于低價和價格敏感的,恰恰又是低俗內容的受眾。
真正的交易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之上的,但是信任需要時間,中國的電商用了二十多年在建立這種信任度閉環,但算法過度考慮效率和轉化,對于內容和品質卻似乎少了一點流量通路。效率的提升是降低了決策成本,但決策成本的降低前提是品質,品質無法保證,這似乎是直播改變電商消費習慣的囚徒困境。
文玩是所有電商垂類的一個縮影,對于流量的渴求可以看到抖音對于垂類主播的政策和扶持,可以理解抖音需要做大垂類的電商份額,所以垂類的頭部主播其實是抖音電商的重要組成,在一些小眾垂類可以迅速獲取領先位置。
但亂象也不容否認,平臺應該反思自己的角色,是為了GMV、ROI,讓直播帶貨和主播模式變成可復制的“流量密碼”復制?還是真心在經營這些充滿文化氣息的垂類,從另外一個角度,平臺方不應該對這些亂象默認和縱容,應該認真審核、處理甚至聯合有關部門予以查處。
對于從業者,如果這些紫砂老師們,不是亂敲章,而是對于代工壺給予“大師監制”、“大師設計”的蓋章,賣機車的直接說自己賣的是機車壺,賣臺地茶的告訴茶客自己是臺地,這些亂象至少會回歸理智,而消費者在沖動消費之前,要考慮是不是真的有這么多“福利”、“漏”可以撿。
品味是流量的敵人,藏度白茶的主播小莊說:如果我們這樣自詡真誠的人可以活到平臺真正成熟的時候,那時候的用戶才會有真正好的體驗。
這句話說出了很多普通主播的心聲,而我也真心希望,2023年,在抖音的文玩類玩家,不會再被“割韭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