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狹義相對論。1915年,愛因斯坦又給出了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給人展示了一片新奇的世界,這片新世界讓一些人驚嘆又讓一些人不解。
相對論問世到現在100多年的時間里,一直有人反對相對論。早期的反對更多是因為當時實驗條件有限,相對論沒有得到實驗檢驗,人們對相對論的新奇感到不可思議。例如1911年第一屆索爾維物理會議期間,龐加萊這位在愛因斯坦之前就曾走到相對論大門口的科學家也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持完全否定的態度。諾貝爾獎委員會也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保持謹慎的態度,1921年給愛因斯坦的授獎理由是“他對理論物理學的貢獻,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至于“理論物理學”有沒有包含相對論,那就全靠讀者個人想象了。
1919年,愛丁頓等科學家通過分析一次日全食的觀測結果使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檢驗,愛因斯坦由此一夜成名,世界各大報紙無不稱贊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愛因斯坦的名字變得家喻戶曉的同時,一些人也開始了對相對論的批判,甚至對愛因斯坦進行個人攻擊,他們認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錯了。
有一個比較有名的故事說的是有人出版了一本書《100位教授證明愛因斯坦錯了》,愛因斯坦聽到后聳聳肩:“證明我錯了,不需要100位教授,1位就夠了?!边@個故事很簡單,道理也很淺顯直接:想說明一個理論錯了,不是靠造聲勢,不是靠發毒誓,只要有一個實驗就可以。
幾十年前國內緊隨北方的老大哥,當時有一種運動是從意識形態上對相對論進行徹底的批判。聲勢造得很響,可最后相對論依然安安穩穩地印在教科書上。受到那場運動影響的人至今依然有一部分在網絡上進行著對相對論的批判,對愛因斯坦的攻擊,但也止增笑耳而已。
證明相對論是錯的,這不是一個科學問題。相對論早已得到無數實驗的驗證,而且相對論預言的產物或現象100年來也不斷地被發現。相對論早已成為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石之一,相對論已經不可能被推翻。
相對論不能被推翻,并不意味著相對論能夠解決所有問題。正如相對論之前的牛頓力學一樣,雖然能夠精確指揮阿波羅飛船登月,精確指揮地球繞太陽轉動,但在邁克耳孫-莫雷實驗面前束手無策,在微觀領域中的電子質量隨速度變化問題上也無能無力。人類的認識拓展到新的領域后,原有的理論可能無法在這個領域中發揮作用,這時候就需要新的理論問世。相對論就是在牛頓力學無法解釋新的問題時建立起來的。
相對論也有沒有解決的問題,比如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統一。量子論可以解釋宇宙中的電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成功地將這三種力納入同一個框架中,卻無法將引力量子化。廣義相對論完美地解釋了引力,卻處理不了其他三種力。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不協調導致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比如黑洞的奇點,其體積為無限小,但是其位置及動量卻能夠確定,這與量子力學的不確定原理相矛盾。按照量子力學,奇點不可能存在;按照廣義相對論,奇點又是存在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不可協調性目前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即使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夠用一套理論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起來,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依然是正確的,它們只是被我們確定了適用范圍。那些想著推翻相對論的人,還是嘗試一下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起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