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安邦智庫(ANBOUND)創始人陳功先生就“一帶一路”話題接受日經亞洲采訪:
Nikkei Asia:《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t tipping point》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The-Big-Story/Road-to-nowhere-China-s-Belt-and-Road-Initiative-at-tipping-point
2013年9月,中國分別提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不為人所知的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前,中國有關決策部門就該計劃展開了大規模的預研和論證。安邦智庫在2008年開展新絲綢之路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從2008年到2013年之間,由創始人陳功帶隊,多批次深入新疆,實地調研后發表多篇論文并舉辦論壇,呼吁有關部門需要對中亞地區和新絲綢之路予以足夠重視。
安邦智庫創始人陳功在采訪中回憶道:“2008年中國老齡化社會就已經十分嚴重,招工很難,尤其是在廣東、香港,現在的大灣區一帶很難招到合適的工人,跟現在是截然不同的情況。中國在當時也面臨消費轉型的需求,要擴大市場規模才能順利實現消費轉型,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國國內市場的擴大是一部分,那么還有什么市場可以擴大呢?就是中國周邊國家。另外,當時我們還面臨一個問題,08年我們有四萬億的宏觀經濟刺激計劃,這個計劃對于通貨膨脹是有壓力的,所以一帶一路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在里面。此外還有產能過剩、資本過剩,需要釋放出去,這本身也是一帶一路現在主要的內容之一。這些問題點對點地去解決已經很困難,所以在這個時候提出了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就是‘一帶一路’。”
如今,隨著疫情和俄烏戰爭,世界出現了巨大的改變,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是否會出現調整?安邦智庫創始人陳功、華盛頓威爾遜中心亞洲項目副主任邁克爾·庫格爾曼與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斯里蘭卡首都 Colombo的研究機構Frontier Research經濟研究主管Thinila Panduwawala等在這篇采訪中都坦誠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Nikkei Asia:《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t tipping point》
https://asia.nikkei.com/Spotlight/The-Big-Story/Road-to-nowhere-China-s-Belt-and-Road-Initiative-at-tipping-point
關于《日本經濟新聞(Nikkei)》
《日本經濟新聞》是日本一份以刊載經濟相關新聞為主的全國性報紙,為日本五大報之一,創刊于1876年12月2日。出版該報的日本經濟新聞社,亦負責算出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日經平均指數(Nikkei 225),是全球主要的股市指標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