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種疫苗后發現肺結節」的消息又上了熱搜,我也收到很多關于這個問題的咨詢。
肺結節是這幾年經久不息的一個話題。比如幾年前「江蘇某銀行一百多人發現肺結節」,到上個月「養寵物會不會得肺結節」,而和疫苗的關聯的話題,其實去年就有了。現在大多數人已經接種了兩針或者三針新冠疫苗,咱們今天就詳細聊聊肺結節。
一
首先要說的是,目前沒有研究證據表明接種任何一種疫苗(包括但不限新冠疫苗)會提高肺結節出現的風險,而從免疫學原理上來說,也無法找到疫苗接種和肺結節的關聯。
目前國內的滅活疫苗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大量使用,包括中國香港、智利、阿根廷等,迄今為止已經有了大量的真實世界研究出來,在所有觀測到的、有統計學意義的不良事件中,并沒有提及肺結節的風險。
實際上,即便是對于肺癌患者來說,在許多國家的新冠疫苗接種指南當中,他們更應當優先接種新冠疫苗。因為他們屬于新冠高危人群,一旦感染,重癥和死亡的風險都高于普通人,這一點已在大量對照研究中得以證實,疫苗接種的獲益遠大于可能存在的風險。
二
但是,肺結節仍然是近年來受到大量關注的話題。咱們先講一下關于肺的一些基礎知識。
人一共有兩個肺,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實際上兩者并不對稱,右肺有三個葉,而左肺有兩個葉,這跟心臟的位置有關,心臟在人體靠左的地方,占據了一定的空間。不僅人如此,阿貓阿狗的肺部也都是左二右三這樣的發育結構(圖1)。
而肺部的最主要功能,就是換氣。吸收空氣中的氧氣到血液當中,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所以在肺部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時,患者會感覺呼吸困難。在這個過程中,最小的功能單位是肺泡,人體內大概有4-7億個肺泡。
但肺是一個內臟器官,醫生很難直接觀測到這些病變是啥樣的、在肺的哪個位置,因此醫生通過影像學的手段來檢查這些問題。在肺部的影像學檢查中,一個比較常用的辦法就是拍CT。你可以把CT理解成一堆X光平片的組合,機器圍著你繞一圈,就可以獲得很多斷層掃描的圖片了。
三
所以,什么是肺結節?
實際上肺結節并沒有一個非常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肺結節是指在影像學檢查中直徑≤ 3cm 類圓形肺部陰影。
注意,肺結節的實質上只是肺部的影像陰影,并沒有對性質進行認定。肺結節就像腸息肉、乳腺結節和甲狀腺結節等一樣,雖然有很少一部分有惡性可能,需要臨床干預,但是大部分并不需要。
在肺結節的所有指標當中,很多人最關注的就是肺結節的大小,因為這是最容易對比的一個指標。
實際上,肺結節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從影像上來說,有純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和實性結節;從病理檢測結果來看,有感染引起的炎癥(真菌、結核等)、非感染的肉芽腫、良性腫瘤(如錯構瘤)等,只有一小部分是癌前病變和真正的惡性腫瘤,這也包括從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原位癌(AIS)、微浸潤腺癌(MIA)到浸潤腺癌(IA)等不同類型(圖2)。
即便是肺腺癌I期,也完全是可以通過手術治愈的,五年生存率也超過85%。而癌前病變的生存率就更高了,在AAH、AIS及MIA階段,經過規范治療后五年生存率達到100%。
四
因此,如何根據準確地評估這些結節尤為重要,而評估的關鍵,除了大小以外,肺結節的數量、密度和形態也非常重要。
還是以磨玻璃結節為例。我們分實性磨玻璃結節和純磨玻璃結節兩部分。先說相對來說危險程 度比較高一點的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part-solid GGO )。
實際上很多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是穩定的。根據國際上多項臨床研究,經過?期隨訪,58%部分實 性磨玻璃結節沒有變化,24%體積增大,18%實性成分增多(圖3)。
而純磨玻璃結節的情況會更好一些,在?期隨訪過程中,83%的純磨玻璃結節沒有變化,
9%體積增大,8%實性成分增多(圖4)。
圖5則是另外一個論文的結果,綜合了五項不同的臨床研究,比如在Kakinuma的研究當中,根據對439名患者?達6年跟蹤研究,這些患者的純磨玻璃結節都在5mm以下,其中幾乎90%的結節沒有變化。
所以大家需要記住一點,不僅僅是看大小,肺結節的數量、密度和形態也非常重要,這些因素都和其將來的發展和演變息息相關。
五
總的來說,絕大部分肺結節都不需要立即進行特殊干預。但是話說回來,有肺結節的人們可能想的一個事情就是——有多少人和我「同病相憐」呢?
實際上,肺結節的發生比例可能比大家想的高多了。
具體數字取決于不同的研究,比如根據美國胸外科協會的數據(圖6),在一些CT或X光檢查中,最高可達(up to)50%的人會被檢查出肺結節。
我們看一下國內的研究。
-河北的一項研究:2015年~2018年,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對8898名體檢人群進行問卷調查,檢出肺結節1038例,檢出率為11.67%,其中風險因素為年齡 ≥ 60歲和有肺部疾病史;
-上海的一項研究,2016年~2017年,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對5192名健康體檢者進行CT掃描,發現921例肺結節,檢出率為17.74%,以單發為主,以磨玻璃樣結節多見;
-四川的一項研究:2018年~2019年,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對10642名做過胸部CT健康體檢者的回顧性分析,共發現肺結節2857例,男性和女性的檢出率分別為27.4%和26. 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圖7);
-新疆的一項研究:2019年,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6650名體檢者,2770例檢測出肺結節,檢出率為41.7%。
不同地方的差異不宜橫向對比,因為檢測儀器的精準度和參與評估的醫生有差異。但無論哪個地方的統計,我們可以發現肺結節在健康人的體檢當中都是比較普遍的。
過去十年來在健康人體檢中發現肺結節越來越高,主要原因就在于——檢查的增多以及精度的提高。
以CT為例,以前很多都是5mm、2mm層厚的CT,現在許多大醫院都有1mm甚至更薄的了(層厚越薄看得越清楚)。檢測精度大大提高,再加之越來越多的CT掃描(其中還有大量的過度檢查),因此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查出肺結節。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一些地方對發熱病人的CT檢測非常普遍,實質上很多都是沒有必要的,因為CT本身有較大輻射(這個后面具體來說),而且現在很多三四十歲普通人的體檢中也加上了肺部CT檢查,但是這并不符合循證醫學的建議。
六
那么,到底哪些人需要做肺部CT?
當肺部CT的檢測數量足夠高時,我們國家可能會發現數億有肺結節的人群,但這除了帶來大量恐慌以外,還會給一些受檢者造成許多實質上的傷害。
首先,肺部CT的輻射不容小覷。
CT是輻射量最大的檢測之一,遠高于普通的X光片。比如我們每年接受的自然本底輻射大概是3mSv,一張胸片的輻射劑量約為0.02~0.1mSv,而一次肺部CT平掃就達到了7mSv左右,相當于2~3年的自然本底輻射。因此肺部篩查通常用的低劑量CT(LDCT),輻射劑量可低于1mSv。
所以使用CT檢查需要慎重,尤其是對于兒童,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CT檢查。
其次,過度的CT檢查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手術。
即便對于一些高危肺結節,哪些需要切除,哪些可以繼續觀測,雖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或專家共識出來,但是仍然存在爭議。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認為符合條件的人群每年進行LDCT 篩查,相比于胸片,LDCT降低了20%的肺癌死亡率。但由于不同地區的醫療水平差異較大,很難保證不同醫院都有足夠高的影像檢測和手術水平,而這一點在中國更加明顯。
實際上這個問題已經出現在其他一些篩查手段中了,比如近幾年來幾乎所有體檢都含有的甲狀腺超聲。
實際情況是由于過多檢查發現了大量的甲狀腺結節,其中又有很多惡性可能非常低的被手術切除了。根據2020年6月份Lancet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國87%的女性甲狀腺癌病例與過度診斷有關。為了避免甲狀腺癌的過度診療,衛健委在2022版的甲狀腺癌診療指南中指出,不推薦對一般人群進行甲狀腺腫瘤的篩查。
因此,在肺結節這個問題上有兩個很基本的原則:
-我們只對有必要的人群進行肺部CT檢查;
-我們只對有必要的肺結節進行臨床干預。
根據國內的指南,目前建議對50~74歲人群進行肺部LDCT篩查,尤其是高風險人群,比如吸煙包年數(每天吸煙的包數×吸煙年數)≥30,或者被動吸煙(與吸煙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七
而對于由于任何原因去做檢查發現有肺結節的人們來說,我個人有以下一些建議:
-如上所述,絕大多數肺結節是不需要干預的,正常飲食和運動都不會影響到肺結節的變化;
-聽從臨床醫生建議,根據結節的數量、大小、密度和形態等因素,定期復查即可,只有對高危結節才考慮臨床干預;
-除了CT的影像報告以外,最好找影像科要一下原始光盤(或者U盤),這樣有利于后續對比。
最后,對于預防肺結節來說,戒煙及遠離二手煙,避免長時間廚房油煙接觸,這兩點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對于中國女性而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