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曾經分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1993年李嘉誠在浦東搞了一個世紀雅園,所以2000年造好以后也不急著賣,先租10年,到2010年,這個房子已經從2000年的1萬元/平方米變成15萬元/平方米。
然后,李老板就把租賃合同到期的房子全部收回,然后每平方米花了1.5萬元裝修一下,統統按照15萬元/平方米賣掉,立馬全部賣光。
500套別墅他賺了多少?而能賺這個錢的前提就是,李嘉誠1993年開發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用了自有資金。
喜達屋資本的創始人Barry Sternlicht曾經說過,地產投資成功只需要三步:
1.低于重置成本買入。
2.盡可能使用長期穩定資金,而自有資金成本最低。
3.慢慢等待,時間和自然增長會解決所有問題。
第二個條件把80%的中國人擋在門外。
第三個條件把90%的中國人擋在門外。
問題來了,大陸房地產市場在時間和自然面前,選擇了跨越式發展。這就造成了重溢價、高杠桿、快進快出的住宅市場的“炒作”亂象。見下圖:
另一個商業房產市場,重租金模式漸近成熟。最近2年,也吸引了部分外資逢低買入,自持出售。見下圖:
而住宅市場,房住不炒,去金融化趨勢卻加速推進。
真是冰火兩重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