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用于書面語,生活中稱呼父親最常見的當然是爸、爸爸,古代稱爹、爹爹,單稱、疊稱都行,這可能是最廣為接受的叫法。
然而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時期,對父親的稱呼遠比這個復雜。比如說同一個村子或同一個家族內,有家族觀念的人會按照兄弟排行確定子侄輩對自己的稱謂,老大被稱伯,發音不一定是[bó],在我的老家河南南陽,伯發音為[bāi]。
如果父親是他兄弟中的老大,則他的子女稱呼他為伯[bāi],同樣,他兄弟們的孩子也稱他為伯[bāi]。
如果兄弟三四人,那最小的那個,他的子女該如何稱呼上面這幾個伯父呢?有一些脫離農村的洋氣人是這樣叫的,大伯、二伯、三伯……在有些地方的農村,反而有更豐富的叫法,比如老大稱伯,老二稱爹,老三稱叔,如果弟兄更多,后面的則冠以名字最后一個字,再加上叔這個字。
其實這樣的稱謂雖則豐富講究,但容易混亂。改革開放后,農村人思想也跟上時代了,往往都讓孩子叫父親為爸,父親其他的兄弟則冠以大伯、二伯、二叔、三叔等等。獨生子女奉行幾十年后,當父親的還真就沒那么多兄弟,這些稱謂更可以大大簡化了。
總是稱農民伯伯、工人叔叔,伯總給人憨厚、樸實、泥土的感覺。
伯仲叔季本來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意思,泰伯、仲庸、季歷、季札都是歷史上的名人,伯健、仲康、叔豪,這是瓊瑤作品《婉君》中的兄弟仨,這些名字中都蘊含著排行,這么一看,伯根本不土氣,還文雅十足。
伯用于稱呼父親或比父親大的同輩,這好理解。看醫療紀錄片《生門》,才知道武漢那里稱比母親歲數大的同輩女性為“伯伯”,這令我十分吃驚。
愛人老家在甘肅白銀平川區農村,公公親弟兄7個,同一個爺爺、同一個太爺的本家兄弟就更多了,都在一個莊子上,晚輩們怎么稱呼他們呢?除叫自己的父親為爸,其他的都在前面加上一個表示排行的數字,比如八爸、十爸、十九爸……對應的就有八媽、十媽、十九媽。
對排行最小,他們有個特殊的稱呼,叫“碎爸”,而把他的配偶叫“久媽”。其實這倆字還真不知道咋寫。這難道就是甘肅人對“小”這個字的多樣表示?這還不夠,長輩對最小的孩子,叫“尕娃”“尕女子”“尕女兒”,“尕”比起“碎”“久”表示“小”這個意思,我還是能很好理解的。有一天,聽婆婆和愛人說起他三爸家的小女兒“娃女子”,這才知道,“娃”也能表示“小”。
以上是生活中遇到的稱謂,已經相當繁亂了。這還不夠。
自媒體的好處讓人們很方便就了解了全國各地不同人的習俗和生活狀態。自媒體號“鑫鑫愛生活”中,鑫鑫一家是山東臨沂人,山東臨沂人把父親叫爺,把母親叫娘,把餃子叫包子,把包子叫大包子。大開眼界。
不要以為這樣的叫法土氣,實則其中蘊含了很多傳承久遠的文化。
但凡受過義務教育,都知道《木蘭辭》,其中一句“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阿爺就是父親的意思。
看電視劇《虎嘯龍吟》,曹操、司馬懿的孫子孫女們叫他們為“翁翁”。而湖北天門人把爺爺(祖父)叫爹爹,發音不是diē die,而是[dia dia]。
《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這都是反映陜西人生活的,他們管父親叫“大”。
閔子騫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孝子,戲曲《鞭打蘆花》就是他的故事,閔子騫自幼喪母,父親續娶,又生兩個孩子。繼母虐待他,給他的棉襖里絮的是蘆花,有年冬天下大雪,父親帶他們兄弟出門會友,閔子騫凍得瑟瑟發抖,父親看他那個瑟縮窩囊樣生氣,揚起馬鞭子抽打他,打爛了棉襖飄出了蘆花,父親才明白大兒子受了虐待,一氣之下要休妻,閔子騫哭著跪求父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愿大人思之。”
閔子騫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可見那時有把自己父親尊稱為“大人”的叫法,而“大”這個字,往往用于尊稱,古代的大王、大夫,都是這個意思,大人可以稱呼當官的,也可用于稱呼自己的父親,看來“大”這一叫法是對父親最有文化的稱呼。
“大”并不僅僅局限于西北地域,這一稱呼多在黃淮流域,基本上沿隴海線展開。稱謂父親為“大”最多的不是陜西,而是山西。
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老輩人說過,自己的祖上是山西大槐樹那遷來的,大槐樹在哪不知道,但自明朝洪武年間至永樂年間,朝廷先后 17 次遷徙山西人口,直接遷入地是豫、魯、冀、京、皖、鄂、陜、甘、寧、晉等省市,也就是黃淮流域。
而“爹”來源于羌人,歷史上,文獻中有很多“爹”為羌人呼父的記載。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爹”是“大”的變音。河西地區是羌人聚居區,山西是羌人東進的前沿,“大”“爹”類父親稱謂當由羌人帶到山西,明初通過移民擴展至黃淮流域。
交談中怎樣對方的父親?書面語立文縐縐的令尊,生活中普通老百姓不這樣叫,河南南陽方城一帶稱“老頭兒”“老漢兒”。
“恁老頭兒(或恁老漢兒)這兩天咋樣?”這是一句親切的關懷,意思是“令尊(你爸爸)這幾天還好吧?”
在香港影視作品或港星口中,聽到管父親叫“老豆”的,不知這是類似“老爹”“老爸”的親切調侃,還是一種古老的尊稱。
好了,不寫那么多了,自媒體最偉大之處就是咱們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參與,您那里是怎么稱呼父親的?您還知道對父親有其他的稱呼嗎?歡迎寫在評論區,這可比查資料直接、可信、有效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