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與本格推理撞在一起,會產生什么樣的火花?
太陽瀕臨死亡,需要解決方案。
突如其來的噬星體,偷走了太陽的能量。
地球遇到了大麻煩!
解決噬星體問題的答案,或者潛在的答案,就藏在我所在的這艘星際飛船上。
而我執行的,是一項自殺式任務……
能用本格推理的方式寫硬科幻小說,作者必不是一般人。安迪·威爾,執著的太空宅男,沉迷于相對論物理學、軌道力學和載人飛船,從15歲起就被美國國家實驗室聘為軟件工程師。
他的處女作《火星救援》紅遍全球,由此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得了七項奧斯卡提名。
《挽救計劃》是安迪·威爾的第三部長篇科幻。
前段時間,上小學的兒子問我:為什么在電影《沙丘》中,能造出星際飛船的人類,卻用冷兵器近身搏斗?為什么《星球大戰》里的人類從來都不用穿宇航服?
我告訴他:“你已經發現了軟科幻與硬科幻的區別?!本唧w的科普,這里就不贅述了。
如果說上個世紀令無數觀眾、讀者心醉沉迷的軟科幻巨作源自創作者非凡的想象力,那么當前大行其道的硬科幻故事就需要實打實的知識儲備了。后者雖然少了一些浪漫與夢幻,但真實感與臨場感讓人欲罷不能。
毫無疑問,人類的知識依舊極其有限,而今天的硬科幻小說則是盡可能在人類現有的知識框架體系內,打造出一個處處都符合邏輯的科幻世界。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只有安迪·威爾這樣的高智商奇才,才能寫出《火星救援》和《挽救計劃》這樣的硬科幻優秀作品。
我是第一個要探索另一座恒星系統的人類,而且我已經來到了這里!
第一次接觸!居然是我!第一次跟外星人接觸的人類居然是我!
本書以第一人稱視角展開,這是安迪·威爾最擅長的敘事方式。主人公瑞恩·格雷斯原本是一名中學教師,鬼使神差地成為了挽救計劃的關鍵人物。然而,當他從休眠狀態中醒來時,卻發現自己已經失憶,對周遭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更殘酷的是,僅有的兩名伙伴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挺過休眠期,已經撒手人寰,再也不可能蘇醒了。
怎么辦?
好在格雷斯失去的只是部分記憶,他頭腦中屬于職業科學家的那部分印記依舊鮮活,他很快弄明白自己一定是在執行某項任務,而且對于飛船上的設施設備,他也能看懂和操作。
與此同時,丟掉的記憶也在漸漸復蘇,他記得自己是個不得志的博士,在科研領域無處容身,看淡名利所以在學校教書度日,平庸的生活鮮有精彩,幾十名學生就是他的全部寄托。
找回記憶需要時間,執行任務刻不容緩。太陽感染了噬星體,能量迅速流失,地球即將進入一個新的冰河期,數十億人將因此失去生命,留下的時間不多了。
就這樣,格雷斯“趕鴨子上架”,半生不熟地執行挽救計劃的后續任務,一邊探索一邊記錄,很多早已計劃好的東西必須重新分析和執行,并且與漸漸找回的記憶進行比對。
在這個過程中,格雷斯還遇見了一位朋友,外星人洛基。
讀到這里,你會感慨硬科幻原來能寫得如此細致深入。剛開始格雷斯是根據自己所處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判斷出自己不在地球上。繼而,他判斷出窗外的太陽并不是人類所熟知的那個太陽。每一步都符合物理學邏輯,也符合人類所認知的外太空環境。
那么,當外星人出現時,硬科幻會如何描述呢?顯然不能像星球大戰里歐比旺·克諾比遇見加·加·賓克斯那樣簡單粗暴,對吧?
讀完整本書的我想說的是,這里才是故事真正的開始,繼續劇透的話實在對不起安迪·威爾縝密的鋪墊。用本格推理的方式完成一個硬科幻的閉環,如同給東野圭吾的大腦里植入了一臺阿爾法狗計算機。
這確實是一本堪稱年度巨作的科幻故事,據說同名電影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了,主演是《愛樂之城》和《銀翼殺手2048》的男主角瑞恩·高斯林——他和書中主角瑞恩·格雷斯同名,我非常期待。
我很喜歡東野圭吾的本格推理,曾經在一年之中看完了東野的50部小說。每當我強力推薦某部作品時,“拒絕劇透”是雷打不動的信念,因為懸念是懸疑小說最核心的精髓。
《挽救行動》作為硬科幻與本格推理的完美融合,講述了一個很棒很棒的故事,棒到讓你每時每刻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頁講了什么。
所以強烈建議喜歡科幻小說的你最好能挪出比較完整的時間來讀完整個故事,比方說周末或者小長假,它定會伴隨你度過一段快樂又難忘的時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