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覺得,綁定美元是一件多好的事情。早在90年前,我們曾經就被美元血洗,美國瘋狂收割中國4億萬元白銀。趕緊關注我,得財經,一個帶你開天眼,漲見識的財經號!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銀兩曾是主角
自明朝隆慶元年起到民國早期,銀兩和銀元一直是我國流通貨幣的主角,銅元和銀角則是配角。市面上流通的銀兩制式繁多,高達100余種,比如袁大頭、孫大頭、西班牙銀元、日本銀元等。由于中國長期的小農經濟,西方需要大量進口中國的瓷器、茶葉、絲綢、手工制品等,但是我們很少從西方進口商品,于是形成巨大的貿易順差,大量的白銀從歐美、日本流入中。
用銀本位,早期確實也給了中國經濟很大的助力,從明清到民國,直到在1934年上半年,整個經濟快速發展,主要也得益于銀元為主的穩定的貨幣體系。
盡管中國產銀并不多,但是并不妨礙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并在中國形成“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民國“白銀風波”
然而,不出意外的話,肯定就出了意外。
1934年下半年,國民政府突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白銀大量外流,金融危機突然爆發!
主要原因,是缺銀子!
于是各行業迅速蕭條、銀行、錢莊、工商業大量倒閉,最慘的還是農業,被金融體系破壞后,土地迅速貶值,農民大范圍破產,有的地方一畝地竟只值10個銀元還無人問津。
然而,這一些的禍根,竟然是美國的《白銀收購法案》,導致白銀大量流入美國,前后高達4萬億兩白銀,最終民國政府無奈放棄銀本位,由于并沒有足夠的黃金作為等價物,因此只能發行廢紙一樣的“紙鈔”,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導致民國經濟實際上“崩潰”。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美國《白銀收購法案》
美國當時推行這個《白銀收購法案》,是為了解決美國自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經濟大蕭條,正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了《購銀法案》,1933年8月9日羅斯福宣布白銀國有,于是世界銀價一夜之間暴漲。美國除了在全球高價收購白銀外,還禁止本國白銀流出。從1931年到1935年,不到四年間白銀價格漲到每盎司74.42美分,幾乎翻了一倍。
有這么大的利潤空間,于是大量投機者、外商銀行、買辦瘋狂從中國走私銀元,到美國套利,為了賺錢,甚至用上了軍艦裝運白銀出口,僅8月21日這一天,匯豐銀行用英國輪船從上海運出白銀1500萬元。僅1935年,中國白銀走私規模超過兩億元。僅1934-1935這一年多時間,中國白銀儲備從6.02億萬元驟降到2.88億萬元,其中絕大部分流入到美國,為美國經濟繁榮輸足了血。
由于銀元升值,導致銀兩購買外國商量的購買力大幅上漲,“物美價廉”的國外商品迅速攻入中國市場,大致大量進口,國內商品價格上漲沒有國際競爭力,進而摧毀了國內剛剛起步的民族工業。比如當時的知名民族企業家,“棉紗大王”穆藕初等紛紛破產。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二戰中美國對中國的幫助都是無償的,天下沒有白來的午餐,背后則是釜底抽薪式的抽血和中國老百姓的血淚。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民國的血淚史,給了我們諸多教訓。
首先,金融主權獨立太重要。金融主權必須獨立,我們自己的金融體系不能依附于任何其他國家。當前我們購買的美債、在美國的黃金儲備,一定必須適度,避免被美國利用。
其次,保持適度開放。我們想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讓人民幣成為國際主流貨幣。目前人民幣還主要在東南亞國家流通,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流通水平甚至還不如日元,這件事情還任重道遠。
最后,一定要有底線。人民幣的升值也好,貶值也罷,必須按我們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來,否則會重復民國的老路。我們在開放的同時,也要對外商獨資的金融機構加強監管。
我們始終相信,未來中華民族,一定會實現全面的偉大復興!
我們期待超越美國的那一天,實現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人民幣或許將會取代美元,成為全球流通貨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