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達到121.02萬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3萬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32萬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63.87萬億元,增長2.3%。
與此同時,隨著各省份經濟運行情況的先后披露,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22年經濟數據已全部出爐。
8省份經濟總量超5萬億元,福建、江西經濟增速領跑
在各省份經濟實力大比拼中,多個省份2022年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其中,廣東GDP依然位居全國之首,以12.91萬億元的經濟總量連續34年蟬聯第一;江蘇GDP則首次突破12萬億元,以12.29萬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二;山東GDP緊隨其后,以8.74萬億元的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三。
此外,河南GDP邁上6萬億元新臺階,達到6.13萬億元;福建GDP首次突破5萬億元;陜西、江西經濟總量雙雙突破3萬億元;貴州GDP突破2萬億元。
從經濟增速方面來看,福建、江西以4.7%的經濟增速領跑;湖南、甘肅以4.5%的經濟增速緊隨其后;其后,山西以4.4%的經濟增速位居第五。
21省人均GDP超1萬美元
從各省份人均GDP方面來看,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北京人均GDP繼續保持第一,由2021年的18.39萬元增至19.01萬元;上海人均GDP緊隨其后,以17.95萬元位列各省份第二。其后,江蘇、福建、浙江、天津、廣東5省份人均GDP均超過10萬元,分別達到14.5萬元、12.79萬元、12.04萬元、11.76萬元、10.25萬元。
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這31個省份中有21個省份人均GDP達到了1萬美元,較上年增加4個省份。其中,北京、上海、江蘇3省份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寧夏、新疆、四川、海南4省份人均GDP首次邁入1萬美元大關。
山西第二產業比重超五成,北京第三產業比重超八成
從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來看,黑龍江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最高,達到22.7%;海南、廣西位居二、三,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20.8%、16.2%。
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來看,山西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最高,達到54.0%;陜西、內蒙古位居二、三,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48.6%、48.5%。
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來看,北京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最高,達到83.9%;上海、天津位居二、三,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4.1%、61.3%。
山東第一產業增加值超6000億元
從第一產業來看,山東以6299億元的第一產業增加值穩居第一。其后,四川、河南分別以5964.3億元、5817.78億元的第一產業增加值位居前三。此外,廣東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5340.36億元,位居第四位。
從第一產業增速來看,西藏、甘肅、新疆位居前三,增速分別為6.2%、5.7%、5.3%。
江蘇、廣東第二產業增加值穩居前二
從第二產業增加值來看,江蘇、廣東第二產業增加值均超過5萬億元。其中,江蘇以55888.7億元的第二產業增加值位居第一,廣東以52843.51億元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緊隨其后。其后,山東、浙江第二產業增加值均超過3萬億元,分別以35014億元、33184.305億元的第二產業增加值位居前四。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產業增速中,青海增速最亮眼,達到7.9%;其后湖北、內蒙古增速均達到6.5%,增速分別為6.6%、6.5%。
廣東第三產業增加值突破7萬億元
從第三產業增加值來看,廣東第三產業增加值最為亮眼,突破7萬億元,達到70934.71億元,繼續領跑;其后,江蘇以62027.5億元的第三產業增加值位居第二。此外,山東、浙江第三產業增加值均超過4萬億元;北京、上海、河南第三產業增加值均超過3萬億元。
從第三產業增速來看,甘肅、江西、福建位居前三,增速分別為4.4%、4.2%、4.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