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對外戰爭的兵力需求,美國人在征兵在制度上大做文章:允許外籍人士加入美國軍隊,若表現良好,則有機會獲得“永久居住許可證”,即所謂的“綠卡”。
所以,現在的美軍國籍繁多,非裔、亞裔、印度裔等隨處可見。
有人就問了,美軍如此,那我國的軍隊里有外國人嗎?
我們曾見過外籍黑人在國內接受訓練,和解放軍一同操練的畫面。這是否意味著,已經有黑人朋友加入解放軍中呢?
理論上講,中國軍隊征兵的大門對所有人種敞開,但有一個先決條件:需要有中國國籍。僅此一點,就把絕大多數人拒之門外。
可以說,外國人想要獲得中國國籍,難于上青天。
國籍的等級高于綠卡,先看中國綠卡的申請條件:
1,遵守中國法律,無犯罪前科。
2,在國內連續三年,累計投資200萬以上,且納稅記錄良好。
3,在中國長期任職的高級人才,或在國內有大額投資,或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
4,夫妻團聚、未成年子女/老人投靠,且滿5年以上。
以上條件符合的外國人,可以向相關部門申請綠卡。
而申請是一回事,下卡又是另一回事。面對每年數十萬的綠卡申請,國家會采取“擇優錄取”策略。說白了,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有資格得到綠卡。
由于配額少,要求高,自2004年綠卡政策推行以來,只有7000多名外國人獲得了中國綠卡,他們中,有知名學者、高級專家、投資達人、甚至有諾貝爾獎得主這樣的“大腕”。門檻之高,可見一斑。
綠卡尚且如此,想要獲得中國國籍,成為一名中國人,更是如同霧里看花,彩票中頭獎。
據悉,從建國至今,成功獲得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總共才不到20人。他們中有:
1,青年時期來到中國,參加抗日戰爭,譜寫了包括《八路軍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韓國音樂家鄭律成。
2,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國醫學、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美國醫學專家馬海德。
3,為中國革命事業勇敢發聲,著名雜志《中國建設》總編輯,波蘭記者愛潑斯坦。
4,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最早一批工作者,多本國內名著的譯者,來自美國的翻譯家沙博理。
可以見得,能得到中國國籍的外國人,都是做出巨大貢獻,甚至對中國歷史產生巨大、正面影響的知名人物。
總之呢,外國人想加入解放軍:國籍、適齡、符合條件、通過篩選,缺一不可,用“難于登天”來形容并不為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