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小二述哲文
古往今來,出現過不少以“運籌帷幄于帳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奇人,比如歷史上耳熟能詳的人物張良、諸葛亮等等。不知各位是不是也和顏小二一樣,對于“運籌帷幄”這種人格特質,會有一種莫名的“不明覺厲”的神秘感。
但千古謀士再“神”,也終究是人,他們做到的,可能是我們沒有掌握的門道。關于“運籌帷幄”的底層邏輯,顏小二從《鬼谷子》一書中受到了啟發,本次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到各位。
1、運籌帷幄的底層邏輯?《鬼谷子》:規律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老古話是這么說的“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這句話是不是謬論未可知,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確實有“秀才”可以做到這一點,究其原因,在顏小二看來,這背后的原因其實與“運籌帷幄"的底層邏輯不謀而合。
關于這一點,《鬼谷子》一書中是這么說的: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這段話中,鬼谷子告訴我們,萬事萬物的變化發展,都有其背后的規律。這些“規律”有時候就在眼前,我們因為沒有觀察它的發展而無法察覺,而有時候,那些在遠處的“規律”卻能被我們知道,這是因為我們在實踐中獲得積累,同時通過總結得知了“規律”。
也就是說,鬼谷子告訴我們,所謂的“運籌帷幄”,實際上是對規律的熟悉以及運用。人們通過觀察,總結出事物發展規律,繼而可以根據規律對可能性進行預判,然后提前做出應對反應,于此,所謂的“運籌帷幄”便就出現了。
2、如何發現規律?鬼谷子:在實踐中觀察
為什么秀才不出門可以知道天下事?這是“書”的魅力,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規律”的載體,它記錄了過去的人用一生的時間來驗證的規律,因為“書”對規律的記錄以及書的傳承,于是,優秀的秀才,也能“足不出戶知天下”。
但我們的老祖宗還有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關于萬事萬物的“變化”,實則也是一種“規律”,沒有誰可以完全肯定地說這個世界上所有規律是亙古不變的。
所以,對于修煉成“運籌帷幄”的大格局,鬼谷子便提出了人要在實踐中觀察。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實踐的機會,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有”留心觀察,總結經驗”的能力和意識。
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想要練就運籌帷幄之能,實踐是基本,觀察是核心,復盤便是提煉規律的核心。
3.總結
上面說的道理可能大多數人都能懂,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不少人會發現自己的判斷容易被干擾,干擾之下,所謂的“運籌帷幄”更是無從談起,這是為何?其實干擾我們判斷、阻礙我們能夠運籌帷幄的核心,在顏小二看來,是我們不具備“身在局中,心在局外”的客觀。
規律是“客觀”的,但我們的好惡心、功利心是極具主觀為己色彩的,因為主觀思維的干擾,于此我們便不自覺為客觀現象賦予標簽,對細節的注意也會因為自身好惡選擇性放大或無視,這就造成自身對客觀規律的誤判,于此,便難以獲得“運籌帷幄”特質,各位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部分素材來自網絡,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贊收藏哦。想持續了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各類文化,如影視、文學作品、歷史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