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貴在真誠,我畫黃河黃土地那是源于對家鄉發自心底的摯愛。
我的家就住在晉北黃土高坡,我的童年就在那里度過。那里的溝溝壑壑,羊腸小道上印著我的足跡。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考入西安美術學院附中,學校遠在八百里秦川的長安縣,距古都西安城30余里。在美院近10年的課余生活,大都是流連于塬上、鄉間,散步、游戲、畫速寫,盡情地欣賞那大自然的真趣。學習期間,劉文西先生曾多次帶我們班到陜北深入生活,更加深了我對黃土高坡的印象。
樊林 黃河吟 95×180cm 2019年
在城里工作了幾十年,故鄉仍時時令我魂牽夢繞。我愛黃土地粗獷雄渾的神韻,恢弘博大的氣度,樸實無華的品格。在它那看似貧瘠、寂寥的外表下,卻蘊含著無限的生命力,呈現出勃勃生機。每每對景寫生,我仿佛總能感觸到它那脈搏的律動。
我這個三晉學子在西安求學,每年假期回家探親,必經潼關黃河風陵渡渡口乘船渡河,體會那風急浪高時波濤洶涌的情景,還有那挺著赤銅脊梁呼嘯著與激浪相搏的黃河艄公昂揚雄壯的形象。多次這樣的經歷,使我與黃河結下了不解的情緣,我立志要以畢生之力去表現它、歌頌它。黃河咆哮著穿山破谷,傾瀉數千里,經歷曲折一往無前,那不屈不撓的性格,那歲月塑就的壯麗,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是中華民族的圖騰。
樊林 牧歸圖 64×63cm 1990年
在文化古都西安10年求學,周、秦、漢、唐四個強盛的朝代遺留至今的大量的繪畫、雕刻、器物建筑、碑刻詩文,無不充溢著泱泱大國氣概和無與倫比的壯美。著名的美術史論家王子云教授就常帶學生去博物館授課,反復教導未來的畫家要張揚雄強陽剛的壯美,要振興民族精神,使我樹立了崇尚壯美的審美理念。
樊林 大河之碑 106×101cm 2000年
在我求學期間,正是“長安畫派”異軍突起,蓬勃發展之時,我們班曾進城參加石魯的寫生作品座談會,有幸欣賞到石魯和西安美協諸先生大量的寫生、習作及創作作品。1979年,石魯在中央美院國畫系研究生班開講座,我也曾去認真地聆聽。石魯提出的“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倪云林以筆墨寫胸中逸氣,我們要用筆墨寫胸中豪氣”等理論,對我影響極深。我認為當今要寫胸中之豪氣,就是要表現出解放后新中國自強不息,奮進發展的那種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個有責任感的畫家,首先要在思想上關注國家、民族的命運,用畫筆抒寫時代精神。這亦即是石濤所說:筆墨當隨時代。
樊林 舍南舍北皆春水 68×68cm 1995年
黃河、黃土地與我,為師、為友、為戀人,為母親,如石濤言“山川脫胎于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當我與黃河、黃土地真的物我契合時,方能代山川而言,進而借山川發己言,一畫寫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