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
這一著名論斷自1965年提出之后,已見證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狂飆式發展,并在不斷地被證實中成為了行業發展的范式。
近年來,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趨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放緩甚至終結的說法不斷地在業界引發爭論。
就連戈登·摩爾本人也在2015年表示: “摩爾定律不會永遠有效,但如果良好的工程技術得到應用,那么摩爾定律仍可以堅持 5 到 10 年時間。 ”
如今,斯人已逝,我們唯有追尋摩爾定律的光芒,聊表緬懷。
摩爾定律的變遷
1959年,一位計算機與互聯網先驅,美國工程師與發明家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研究了集成電路的發展趨勢,并在文章“微電子學和相似藝術”中發表了他的研究結果。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2008年)
1960年, 恩格爾巴特在當年的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介紹了他的發現。本文的主角戈登·摩爾也出席了會議。這可以算是最早關于半導體產業趨勢的洞察。
戈登·摩爾(2008 年)
1965年,時任仙童半導體擔任研發總監的戈登·摩爾應邀為《電子》雜志的三十五周年紀念刊撰稿《 將更多組件塞進集成電路 》,預測未來十年半導體元件行業的未來。
"……最低組件成本的復雜性以每年大約兩倍的速度增加。當然,在短期內,即使不增加,也可以預期這一速度將繼續下去。 從長遠來看,增長率有點不確定,盡管沒有理由相信它至少在 10 年內不會保持幾乎不變?!?/blockquote>由上面的內容可見,摩爾對這一發展趨勢的預測是相對比較謹慎的。 這一論斷最后被簡化描述為: “ 導體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和電阻數量將每年增加一倍。 ”
此時,這個說法還沒有那么廣為人知。因此摩爾還可以根據發展趨勢對此判斷來做出修正。
1975年,在IEEE國際電子設備會議上,摩爾修改了他的預測率:半導體的集成度將繼續每年翻一番,但到1980年左右,之后它將下降到大約每兩年翻一番的速度。
此時,摩爾已是英特爾的副總裁,“摩爾定律”也已經很接近它的最終形態了。
同年,摩爾的同事,英特爾高管大衛·豪斯指出,從“晶體管數量每 2 年翻一番”這一定律可以推算出,在功耗不增加的前提下,計算機芯片性能大約每 18 個月翻一番。
于是,摩爾定律就被傳播為:
之后不久,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卡弗·米德推廣了“摩爾定律”一詞。摩爾定律自此被業界廣泛接受,并成為了各個廠商普遍追求的目標。
多年來,在英特爾的帶領下,各大半導體廠家在激烈的競爭中爭先恐后,你追我趕,讓摩爾定律從預測變成了現實。
因此,摩爾定律也被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
自我實現的預言
摩爾本人對于摩爾定律的廣為流行都感到驚訝:“摩爾定律違背了墨菲定律”。
毫無疑問,這個指數增長的趨勢是不可能持續的,即使在短期內符合預期,在長時間尺度上也終究會隨著物理極限的逼近而失效。
摩爾對此看得很清楚:“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太好了,我很幸運能參與半導體行業的起步階段,有機會同行業一起成長。我們經歷了從不能制造單個硅晶體管,到把 17 億硅晶體管放在一塊芯片上的時代,這是一次非凡的旅程!”
正是在半導體行業起步階段這個背景下,摩爾定律才有生效的時間和機會。
因為相信,所以存在。摩爾定律是經驗法則,是自我實現的預言,描述的是人們付出努力所獲得的結果,體現的是主觀能動性。
摩爾定律相當于給了半導體行業在不斷廝殺中一個不斷將自身向前推進的發展目標。跟上了這個目標,企業就能在技術上領先,在成本上有優勢,在市場上占得有利地位。
因此,摩爾定律得以長期有效,除了時代的浪潮之外,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們的創造力。不努力,就不會有摩爾定律,就不會有持續的技術進步和成本的降低。
摩爾定律,也相當于英特爾的精神旗幟。
因此,當英偉達等競爭對手認為,隨著芯片制造領域技術進步放緩,摩爾定律已不再適用時,英特爾回復到:“ 摩爾定律還活得很好 ”。
“在窮盡元素周期表之前,摩爾定律都不會失效,英特爾將持續利用硅的神奇力量不斷推進創新?!?/blockquote>斯人已逝,定律長存
2023年3月25日,戈登·摩爾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摩爾定律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是永存的。
英特爾 CEO 帕特·基辛格在官方新聞稿中這樣評價戈登·摩爾:
戈登·摩爾通過他的洞察力和遠見定義了技術行業。他在揭示晶體管的力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激勵了技術人員和企業家數十年。我們在英特爾仍然受到摩爾定律的啟發,并打算在元素周期表耗盡之前追求它。 摩爾的愿景作為我們的真正方向,我們利用技術的力量改善每個地球人的生活。我的職業生涯和我的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摩爾在英特爾的領導下形成的,我感到非常榮幸和責任重大,要繼承他的遺產。近期,OpenAI公司CEO,“C hatGPT”之父山姆·奧特曼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新版摩爾 定律要來了,全球人工智能運算量每隔18個月翻一番。
然而,在這龐大的AI運算量之下,底層依舊是由半導體芯片構建的算力網絡。
隨著AI的爆發,我們對算力的需求將呈指數增長,原先的摩爾定律即便仍然有效也將力不從心,業界呼喚創新帶來的新動能。
斯人已逝,定律長存。這既是我們對往昔的追憶,更是我們對未來的期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