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慶幸這座城市以600-1K價位的“Omakase ”為代表,日料餐廳越開越多越來越卷“一片繁華”的時候,是否會發現,多數餐廳的菜式,裝修,體驗越來越缺乏“個性”與“特色”,千篇一律,拷貝不走樣,生生把日本料理吃成海鮮或燒鳥、燒肉、烤鴿子自助餐。
我們不禁回憶起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后,那個日本料理在本城開始起飛的歲月。彼時,雖然沒有多少高價店,但眾多日本廚師帶著風格不同、個性鮮明的各式日本料理,開了一大批如今看來頗有特色的居酒屋、專門料理店。當時,并沒有如今那么神通廣大的物流體系,進不到如今神鬼莫辨的野生金槍魚,天草小肌、千葉金目鯛,這些廚師的店只能靠簡單卻地道的料理,努力博取這座城市食客的歡心,而古北虹橋這一駐滬日本人集聚區,便是這些料理店最多見的地方。
2010年前后,由花月集團投資,沖繩縣人奧原純任第一任料理長的居酒屋「南風」便是其中之一。
奧原純
遠離日本本土,又有長期作為中國附庸的歷史,沖繩料理與日本其他地方的料理頗為不同,簡而言之,一些鄉土菜很像中國菜。
但凡對日本料理稍有了解,便會將苦瓜炒豆腐(ゴーヤーチャンプルー)與沖繩聯系起來,沖繩風餐廳必有這道菜。只是,這道菜在不同餐廳一會兒被稱作苦瓜炒豆腐、一會兒又被翻譯成苦瓜炒蛋。而其實際屬于沖繩雜炒(チャンプルー)的一種,沖繩雜炒由蔬菜、豆腐等炒成,苦瓜雜炒便是其中最知名菜式。南風的苦瓜雜炒口味出人意料的適口,尤其清新。
苦瓜雜炒之外,南風另有面筋雜炒、胡蘿卜絲炒雞蛋等炒菜,這些菜看上去不過中國路邊攤夜排檔菜式,不過調味卻非常之日本,和中餐并不相同,這些地道沖繩鄉土炒菜,駐滬沖繩縣民可真得吃著淚汪汪地思鄉了。
面筋雜炒
由于近代才正式納入日本版圖,沖繩歷史上并沒有受到日本本土長期“肉食禁令”的影響,換言之,沖繩有食用紅肉的傳統,其中又以豬肉為多。
南風的豬肉料理,最推薦的是紫蘇醬拌豬耳,酸甜口味、脆有嚼勁的口感討人歡喜。
而另外便是所謂的“沖繩紅燒肉(ラフテー)”了,乍看這道菜,與中國江浙地區常見的紅燒肉并無區別,但相較于中國做法,其調理過程中加入了泡盛、出汁,頗有日式風味。
你可以單點一份紅燒肉,但我更推薦你嘗一下加入沖繩紅燒肉的沖繩蕎麥(沖縄そば),這是沖繩縣被收入厚生省日本鄉土料理百選的料理(沖繩被收入的另一道菜便是上文所述的苦瓜雜炒)。雖然名字里用到そば,但沖繩蕎麥面條并非蕎麥而是以小麥制成,口感更像烏冬,非常有嚼勁。南風的沖繩蕎麥以出汁熬湯,配紅燒肉,請務必試試這款最代表沖繩風味的料理。
小魚豆腐(スク豆腐)是沖繩最有名的酒肴之一,將腌制后的泥鯭幼魚與豆腐共食,味重而咸,是泡盛最經典的配菜,很鮮很鮮。但是吃這道菜,請千萬不要加醬油,會很咸、很咸、很咸!
不過,雖然南風的沖繩料理是如此地道,但客人到店,還是更傾向網紅菜式,比如火炙鯖魚、石鍋拌飯,但就我個人意見,地道的泡盛和沖繩料理才是南風存在的價值。奧原純在南風工作后不久就于蘇州獨立創店亦叫南風,最后于2018年離開中國回到沖繩專注賣沖繩蕎麥,但像他那樣的日本廚師給上海南風、給上海留下的料理多樣性,是上海日本料理發展中不可多得的財富,即使是再多再多的高價料理店相繼開出,也無法將之代替。
?? 32095177
地址
虹橋路1452號盛京銀行地下一層(近金珠路)
??
附上上次做的知乎Live的鏈接
《如何在日本體驗米其林餐廳》
依舊可以進入聽我的演講內容
https://www.zhihu.com/lives/76155128042124083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