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虓
如果把白酒的釀造到升華,比作一場品質馬拉松,那么,起跑線就是原料。
雖然不同酒廠和香型,對生產過程的側重不同,有的重在窖池的年份,有的重視工藝的特別,有的則強調儲酒的環境,但為了釀得高品質的美酒,對原料的高度重視,則是所有酒廠的必修課。
董酒廠區(拍攝?李虓)
眾所周知,貴州董酒,既是中國“老八大名酒”中唯一享譽“國密”殊榮的白酒,又是中國“十二大白酒香型”中董香型的唯一代表品牌。憑借獨特的工藝、獨特的風格以及獨特的香味組成成分“三獨特”,讓其在中國白酒界謂之“獨步天下”。
董酒這種獨特性的造就從“起跑線”開始,就已經埋下了與眾不同的伏筆。董酒在原料上的“三個錦囊”,讓董酒跑贏白酒品質的馬拉松。
01
巧加本草制曲香
“六月調神曲,正朝汲美泉”(唐代王績《看釀酒》),“七月調神曲,三春釀綠醽”(唐代元鎮《飲致用神曲酒三十韻》)。自古以來,制曲,都是釀酒最為首要的工作,酒曲本身,則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董酒酒曲(拍攝?李虓)
這是因為,酒曲對釀酒具有雙重“奠基”作用。
一是,酒曲為釀酒提供了活躍的菌源。經過自然制曲培養,酒曲中富集了多種釀酒微生物,如根霉、毛霉、酵母、芽孢桿菌等,讓發酵得以啟動和持續推進。
二是,酒曲為釀酒提供了一定的香源。酒曲,本質上是糧食通過微生物發酵后的產物,微生物代謝,會產生諸多芳香類物質留存于酒曲中,比如氨基酸、酯類等,這些物質被帶入發酵環節,對釀酒增香大有裨益。
然而,董酒的酒曲制作,并不滿足于此,更要錦上添花,不僅要能提供菌源,更要能提供優勢菌源;不僅能提供香源,更要能提供別致的香氣。實現這兩個目的的做法,正是董酒的“核心秘訣”——“百草入曲”。
董酒小曲
釀造董酒,采用大小兩種酒曲,除了常規的原料之外,大曲中添加了40余味本草,小曲則更多,高為90余味。
本草的加入,對于制曲“一箭雙雕”。首先,本草可增進釀酒有益菌,抑制有害菌,比如董酒制曲中所添加的當歸、柴胡、紅花等,會促進酵母、根霉等的生長,而這兩者是淀粉分解和酒精轉化的“主力”。再者,本草賦予了董酒天然的“本草香”,董酒的酒曲不僅具有濃郁的曲香和糧香,還有淡爽的本草香,源于本草富含的精油、倍萜、半倍萜等物質,這些組分隨酒曲一并進入發酵,最終匯聚到董酒酒體之中。
02
善通粱道盡其能
酒是糧食精。摸清糧食的秉性,對釀酒至關重要,這其中的重要角色,是高粱。
中國白酒十二大香型,除了廣西米香、廣東豉香、江西特香之外,全部采用高粱為主糧,原因在于——“高粱釀酒香”。而“香”則是中國白酒的典型特色。試想,在世界美酒范疇中,沒有哪一個酒種,比白酒更重視香味呈現,單以“香”為界,就劃分了十二大之類別。
釀酒高粱(拍攝?李虓)
為什么高粱釀酒香?源于高粱籽粒中所富含的呈香組分,比如,花香的2-苯乙醇、苯乙醛,甜香的香草醛,水果香的十二醇、已醛,甚至爆米花香氣的2-乙酰基-1-吡咯啉等。同時,高粱的組分配比也非常合適,比如,蛋白質含量適中,即能夠水解為充足的氨基酸,促進微生物生長代謝,又避免了發酵中生成的雜醇油過高而影響風味。
貴州董酒,作為白酒中尤為“重香”的一種,自然不會錯過高粱的產香天賦,其釀造全部使用高粱,且為了讓高粱物盡其用,還有小妙招——整粒+超長發酵。
董酒大窖車間(拍攝?李虓)
釀造董酒的高粱,全部為整粒釀造,這與醬香型白酒的“坤沙工藝”相近,目的都在于盡量降低發酵速度,讓香味的轉化、酒精的轉化慢下來,最大化延長發酵時間,得到好品質。眾所周知,醬酒有“12987”工序,其中“1”代表一年的生產周期,而董酒的生產周期更長,僅董酒大窖香醅的生產,最低就要一年半之久,讓高粱產香能力,發揮到極致。
03
妙以楠竹衛糖化
想利用高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有著非常厚實而堅硬的外殼,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單寧,可以想象為用藤條和石塊組成的“外殼盔甲”。所以,高粱用于釀酒,第一步就要“破殼”“卸甲”——蒸煮。
在蒸煮時,高粱籽粒內部的淀粉發生劇烈的“躁動”,被稱為“淀粉膨脹”,當溫度達到70℃的時候,淀粉顆粒就能夠膨脹到原來體積的100倍之多,這樣不僅能夠撐破種殼,也讓淀粉顆粒的緊密結構,變為疏松的網狀結構,微生物得以便捷使用。
董酒糖化
從外在來看,蒸煮過后的高粱,就像是剛沐浴后的“嬰兒”,需要百般呵護,很容易受到雜菌“腐食”。而這種愛護的方式,則形成了董酒的另一道奇思妙想——楠竹糖化箱。
楠竹糖化箱,四周壘高,底部鋪上竹蔑,好像為高粱打造的特殊“襁褓”,而竹篾,則是為高粱糧醅量身打造的“竹席”。
在楠竹糖化箱中,高粱進入一個微發酵的狀態,叫做“糖化”。一方面,讓溫度降下來,進行酒曲的接種,將微生物引進高粱糧醅之中,啟動發酵。另一方面,保持一定溫度,方便微生物進行初步的生長和繁殖,將淀粉轉化為一定量的糖類,形成一定量的優勢微生物群。
董酒楠竹糖化箱(拍攝?李虓)
相比于普通的“晾堂堆積糖化”(簡言之,即找一塊干凈的空地,把糧醅到在一起,自然降溫冷卻),用楠竹打造糖化箱,是董酒人的智慧結晶體現。
這不僅讓煮熟的高粱,隔絕了地面,更加衛生、干凈,而且利用竹子材質冬暖夏涼的特性,起到了“能降溫、又能控溫”的效果,滿足了糖化兩方面的溫度要求,為長達20小時的糖化過程保駕護航。同時,楠竹經久耐用,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生霉蛀蟲。
董酒佰草香
因此,從原料的選配,到原料的利用,到原料的處理,體現了董酒的匠心獨運,而這也從源頭上,造就了董酒風味的別具一格,陳香、酯香、糧香、曲香、本草香,五香合一,豐厚而特別,歷久而彌香,跑贏中國白酒的“品質馬拉松”。
作者簡介:
李虓,食品發酵專業碩士、工程師,酒類食品行業評論作家、策劃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