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其中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家庭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了41.76平,雖然數據包括城市、鎮和農村的家庭,但由于我國城鄉居住面積差異較大,一般村鎮的居住面積都大于城市。但就41.76的人均居住面積而言,已經不小了。要知道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全國人均居住面積為31.2平。而2010年的時候全國人口為13.41億,到了2020年的時候人口也不過14.12億。簡單一句話,人口沒增長多少,人均居住面積卻漲了很多。
這說明什么?人口少了,房子多了。老百姓手持多套房的情況已經很普通了。特別是城市中,多房戶比比皆是。但是,在這個房地產行業洗牌的時候,不是房多就好的。很多持有劣質資產的朋友今年還是盡快賣房吧,雖然現在房價下行,但還算穩定。在今年加快處理手中多余的房子未嘗不可。那么,為什么要賣呢?
1、租金回報下降
過不了多久,未來租房市場會異常的慘烈。相比房租的降低,長期的空置期更加的可怕。除了二手房市場本身的內卷情況之外,還有政府的租賃房源也將參與到角逐之中。因此那些沒有配套加持也沒有稀缺資源且租不上價的房子還是盡快賣掉為好。
2、產品競爭
現在的購房主體已經發生了變化,直接導致購房者對于產品需求的改變。那些90平以下,樓齡較大的老破小。未來一定會被市場所拋棄。未來的客戶需求已經逐步從剛需轉變為改善。既然是改善誰又能選擇小面積或者是老破小呢?
曾經有機構做過未來購房趨勢的分析,21年到21年剛需占比在22%,到了2035年會下降為13%,而改善需求會從52%升至57%,拆遷需求會從26%升至30%。也就是說未來10年會越來越的房子等待拆遷。可是住建部此前已經三令五申要停止大規模拆遷,棚改的項目也越來越小。從近幾年入市的新房可以發現90平以下的面積段,無論是兩房還是三房都越來越少。說明在市場中沒有任何競爭力,未來改善人群必然會追求更大面積更好品質的房子,你現在不賣還等什么?
3、購房觀念的轉變
目前市場中的購房主力已經從70后轉變成了80、90后。而00后已經23了,未來他們必然是購房大軍中的主體。可是當下在這群人中流行的是什么?「不結婚、不生小孩、不買房」。他們的原則是:生活的苦能不受就不受,活在當下,享受生活,不管以后。你讓他們為了房貸節衣縮食降低生活質量他們不可能接受。另外出生率和結婚率的下降也說明了未來年輕人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是有別于傳統觀念的。
4、三四線城市的房產
隨著人口的流動,結婚率出生率的下降。以后三四線城市的勞動力會越來越少。很多人,工作在一線,老家縣城還有無人住的房子。三線四線城市,多余的房子,租又不想租,又不在核心地段。還有大量的新房和土地供應。這樣的房子留著意義何在?現在一線城市的優勝略汰都處于白熱化,更何況三四線城市呢?
所以,無論市場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從個人角度出發手握優質資產割舍劣質資產都是正確的選擇,只有盡快處理掉那些劣質的資產才能有現金去購買更優質的資產。這樣才能做到資產的保值與增值。所以,2023年賣房比買房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