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26日)央視2套播出了一段7月22號在山東濟南的高架路上,一輛SUV自燃、大量熱心人紛紛停下車來拿出滅火器營救的視頻:
請大家注意到新聞報道中主持人最后幾句話:地面上散落著近20個滅火器……,但最終還是消防車來到才完全控制了火勢。
也許有人會以為這是個例:怎么20個滅火器還不能滅掉一輛汽車自燃啊?是不是他們不會使用滅火器?好吧,來,繼續看以往的類似視頻:
2022年2月24日,同樣是發生在山東濟南的另一起小車自燃,同樣是熱心群眾紛紛相助,8個滅火器,還是沒有將大火撲滅:
熱心群眾不專業嗎?來看這個 2021 年 3月15日 發生在上海閔行的 一輛小車自燃, 那么多警察 、那么多滅火器,夠專業 的吧 ? 最終還是 消防車來到 才 徹底撲滅 了這場 火。
再來看看這個仍然是CCTV報道的新聞,地面上至少數得出來的就有19個滅火器,依然沒有能夠完全控制火勢:
也許有人懷疑這么難撲救,是不是新能源車???看一看煙和火是從引擎蓋前涌出來的就知道這不是新能源車,而是汽油車無疑(電車的電池要么是在底盤下,要么是在后排座椅下)。
再來看這個2022年2月13日發生在海南海口的4位公交車司機幫助轎車滅火的新聞報道,報道中說的很明白:…但引擎蓋無法打開,煙越來越大…
那有沒有滅火器撲救成功的例子呢?有,但真的是鳳毛麟角,來看到底是怎么撲滅的:
這是2021年3月22日發生在河南汝州的一起小車自燃事故,因為車主發現得早,剛剛開始冒煙就立即停車處置,并且最關鍵的是在燃燒尚不劇烈的前提下,及時打開了引擎蓋:
這起處置,及時打開引擎蓋是關鍵:因為干粉滅火器滅火的時候,需要對準火源根部!不打開引擎蓋,根本沒法對準火源根部,只能是看到哪里冒煙就往哪里噴,這種噴射很難有作用。
但是打開引擎蓋是有被燒傷風險的:掀開引擎蓋,大量新鮮空氣補充進來,很可能發生爆燃,從而燒傷施救者的手和臉!
那有沒有燒了一段時間撲救成功的例子呢?還真有一個:
2022年2月28日,浙江溫州這起小車自燃,在噴了多個滅火器無效的情況下,有人找來一根撬杠,將引擎蓋撬開,滅火器能夠對準火源根部了,當然及時將大火撲滅。
即便是水槍,也需要對準火源根部噴射滅火:
我不知道大家看了這些視頻有什么感受?或者根本沒有任何感受:新聞中的事,跟我有什么關系?
其實,新聞中的人也是人。我們看了這種突發意外的新聞,至少應該想一下:
假如今天是我的車子自燃,我有辦法應對嗎?我的車上有沒有配備滅火器?配備了多少滅火器?配備了的是哪種滅火器?
1.如果車上到現在還沒有配備滅火器的,我估計應該是年代比較久的車了,那你更應該趕快動手買滅火器吧,為你的資深愛車多一份保障!
2.如果車上有,但是只有1個干粉滅火器,我估計大多都是4S店原配的——千萬不要以為什么都是原配的好哦——那不過是因為便宜而已!
3.如果你的車上配備的是1個水基、或者是氣溶膠滅火器,至少我要為你點一個贊——雖然,真的發生自燃,不一定完全能夠控制火勢,但至少比干粉滅火器好得多!
汽車燃燒時,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法對準火源根部的。而水基滅火器和氣溶膠滅火器,就無需對準火源根部噴射就能滅火。
水基滅火器的成分中含有表面活性劑,噴出去的水霧會在所接觸到的物體表面上充分鋪展、擴散,形成一層均勻的水膜;而它里面所含的阻燃劑成分能夠阻止燃燒,防止復燃。即便是噴射到汽油上,這里的汽油也不再會燃燒:
因此,即便是沒有對準火源根部,只要對準引擎蓋縫隙噴射量足夠,水基滅火器也能將火勢有效控制,至少能將火勢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無法蔓延。
而氣溶膠滅火器是依靠噴射出的氣溶膠擠占引擎蓋內的氧氣空間、同時中斷自由基鏈式反應來滅火。因此,它也不需要對準火源根部,只需要對準汽車的中窗鼻孔盲噴即可。
既然看了,檢查一下自己的愛車,馬上就行動起來吧:
如果你的車上只有一個干粉滅火器,不如拿回家去放在客廳或者廚房也比放車上做樣子好啊!沒看見20個干粉滅火器也沒有撲滅嗎?除非,你的車上帶了21個。
反正,我的車上是氣溶膠、水基都有。別問我什么品牌,我不會推薦品牌的,自己網上選吧。
作者簡介:高級工程師,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南京市教育局安全培訓基地首席講師,四川省一家一救院前急救培訓中心總監,四川省紅十字會師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